中国书法演变史

中国书法演变史

ID:40253002

大小:6.27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9-07-29

中国书法演变史_第1页
中国书法演变史_第2页
中国书法演变史_第3页
中国书法演变史_第4页
中国书法演变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书法演变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汉字演变学习目标:1、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2、掌握不同书体的特点并能正确辨认各种字体。一、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大篆一、甲骨文甲骨文是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它的主要作用是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被发现。甲骨文,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二、金文金文是指殷周时期铸刻

2、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内容多是记述重大事件,如纪念祖先、记录赏赐、记述战功或王命等甲骨文和金文合称“大篆”。商代的金文书法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字数不多,字体瘦长,笔道遒劲雄美,行气疏密有致,结构严谨,情势凝重.三、小篆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1年),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zhou)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的统

3、一文字。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较多采用。小篆特点:在字形上呈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富有奇趣。4、隶书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隶书特点: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

4、画长而直画短,呈扁长方形状,讲究“一波三折”“蚕头雁尾”(长画起笔时,回锋隆起,形如蚕头;横波收笔时,顿笔斜起,形如雁尾。)《乙瑛碑》《张迁碑》五、楷书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它是由隶书演变来的,也叫正楷、真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特点:章法规整、结构严谨,体势上呈长方,笔画平直、均匀。颜筋柳骨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颜"指颜真卿,"柳"指柳公权。都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著名的楷书四大家:颜真卿的书法用笔肥厚粗拙,显得金健洒脱。柳公权的书法棱角分明,以骨力遒健著称。"颜筋柳骨"是说他们二人的风

5、格像筋、骨那样挺劲有力。颜筋柳骨出自宋·范仲淹《祭石学士文》:"曼卿之笔,颜筋柳骨。"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柳公权楷书《玄秘塔》柳公权楷书特点笔法劲练,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老而不枯,润而不肥,仪态冲和,遒媚绝伦。笔画均匀硬瘦,棱角外露,富于变化,避免单吊重复。横画大都方起圆收,骨力劲健,起止清楚,短横粗壮,长横格外瘦长,神采清秀,竖画顿挫有力,挺劲瘦长,凝练结实,撇画锐利,捺画粗重稍短而踢起,用笔干净利落。总体上内敛外拓,中宫收紧,四肢开展,于严谨中见疏朗开阔的风

6、姿颜氏家庙颜真卿楷书特点结体宽博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雄强高古,笔画劲健,转折有如折钗股,横细竖粗,竖画有时弯如满月,捺画丰满而厚重,有耿直刚强,堂堂正正的君子之风.外松内紧,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极具庙堂之气,另两个著名的楷书名家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书法风格特点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司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欧阳询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

7、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赵孟頫的《胆巴碑》赵孟頫,元代最著名的大书法家,在遍学晋唐名家书法特别是王羲之、王献之书法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道媚蕴籍的书法风格,人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赵孟頫楷书特点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六、草书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

8、,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成熟于东晋,盛唐继续发展。有章草(隶草)、今草、狂草之分。特点:结构简约、笔画连绵、勾连不断,书写自由。章草,是书法的传统书体之一,是早期的草书,始于秦汉年间,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的标准草书。是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基本不连写。章草今草:始于汉末。是对章草的革新。笔画连绵回绕,文字之间有联缀,书写简约方便。为东晋王羲之所发扬完善今草狂草,属于草书最放纵的一种,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狂放多变,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