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未成年人犯罪社会调查报告制度

浅谈未成年人犯罪社会调查报告制度

ID:40250415

大小:24.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29

浅谈未成年人犯罪社会调查报告制度_第1页
浅谈未成年人犯罪社会调查报告制度_第2页
浅谈未成年人犯罪社会调查报告制度_第3页
浅谈未成年人犯罪社会调查报告制度_第4页
浅谈未成年人犯罪社会调查报告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未成年人犯罪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未成年人犯罪社会调查报告制度  【摘要】2012年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的决定》,未成年人犯罪社会调查报告制度得到法律的确认。这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一大跨步,体现了在刑法领域,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制度;量刑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15-01  一、未成年人犯罪社会调查报告制度概念和特征  未成年人犯罪社会调查报告制度又称为“人格调查制度”、“量刑引入社会评价”、“量刑前调查报告

2、制度”。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68条,未成年人犯罪社会调查报告制度是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的一项制度。由此可见,社会调查制度是在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诉讼程序启动后,贯穿于整个诉讼程序的量刑制度。社会调查制度体现如下特征:  1.主体多元,过程全程性  侦查阶段,由公安机关负责结合社会调查报告,决定是否提起逮捕申请。审查批捕阶段及提起公诉阶段,检察机关根据社会调查报告以确定社会危害性,作出是否批准逮捕

3、及提起公诉的决定。审判阶段,法院在量刑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社会调查报告作出裁判,才能保证未成年人犯罪人所受的刑罚与其社会危害性相适应。  2.考察内容的广泛性  办案机关考察未成年犯罪人的情况涉及多方面,不仅包括与刑事案件相关的客观情况,还包括未成年人的家庭环境、成长背景、教育经历、心理特征等。调查内容越广泛,收集资料越全面,才能够确定未成年人的社会危害性。  3.调查报告的参考性  对于社会调查报告的性质,理论上存在争议。笔者看来,调查报告不具有证据的性质。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证据必须是八类

4、法定形式之一。很显然,社会调查报告不具有证据的法定形式,其不能作为证明案件事实证据来使用。因此,社会调查报告只能作为量刑的参考以及教育感化的参考。  二、未成年人犯罪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全面调查原则  “未成年人犯罪社会调查的全面性原则决定了其必须坚持全面调查原则。”首先,包括与刑事案件相关的客观情况,也包括未成年人的家庭环境、成长背景、教育经历等多方面内容。其次,对于材料的收集,不能只收集对未成年人有利的材料或者不利的材料,也不能只收集某一方面内容。保证收集资料的全面性,才能保证确定

5、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社会危害性的准确性。  (二)全程调查原则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各自具有不同职能。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从立案开始,一直到执行完毕的整个诉讼过程,办案机关都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进行调查。  (三)客观公正原则  调查人员一定要保证收集的材料的客观和公正。不能偏袒未成年人,少收集未成年人的不利资料,也不能受主观影响,只收集对未成年人不利的材料。收集资料的过程尽量避免主观因素,不能带有主观随意性。  三未成年人犯罪社会调查报告制

6、度的意义  (一)为合理量刑提供参考性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少年刑罚裁量作出了特别的规定:“在具体量刑时,不但要根据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如犯罪手段、地点、时间、侵害对象、犯罪形态、后果等,而且还要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犯罪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偶犯或者惯犯,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犯罪后有无悔罪表现,个人一贯表现等情况,决定对其适用从轻处罚还是减轻处罚,以及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的幅度,使判处的刑罚有利于未成年罪犯的改过自新及健康成长。”

7、只有对每一个未成年犯罪人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对其自身情况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有利于准确把握定罪,了解其社会危害性,最终确定与其自身情况相符合的量刑。  (二)矫正未成年犯罪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只针对未成年刑事案件设立了社会调查制度,体现出立法旨在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未成年人犯罪类型主要集中在故意伤害罪、盗窃罪、抢劫罪、聚众斗殴罪。究其原因,就未成年人自身而言,主要是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自我控制力差,易发生激愤犯罪。未成年人作为社会的希望,他们未来仍有很长的路需要走。这样看

8、来,采取正确的方法对其教育、感化、挽救,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早日回归社会,就显得尤为的重要。社会调查报告制度,可以进一步了解分析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背后的原因,理解其所处的环境,有的放矢,进行有效的教育改造。  (三)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提供材料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工程,这关系到社会的未来以及国家的发展。一方面,将最真实的案例讲述给成长中的未成年人,这必将对未成年人的心灵产生触动。当未成年人认识到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