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250276
大小:338.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7-29
《什么叫通识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什么叫通识教育?教育系张红霞hzhang@nju.edu.cn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您心目中理想的本科教育目标是什么?南京大学本科教育目标应该是什么?高等教育目标的层次或类型1.掌握一项专门技艺和基本文化知识,毕业后能够找到对口工作,并胜任本职工作。2.精通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宽广的知识面。毕业后能够在本专业领域或相近专业领域开展工作,并能够对本专业知识有所发展。3.在精通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理解人类各种知识类型的本质及其探究方法与模式,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潜力。毕业后能够创造新职业、新专业,引领社会发
2、展。职业教育、普通本科院校、一流大学:知识、技能;思维方式、价值观南京大学的定位: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有人认为不切实际。许多大学教授承认,要达到这样的标准,他们自己就很困难。但我认为这是短视的。因为有一个明确陈述的远大理想,其本身就是有价值的。”(罗索夫斯基,1990)Contents通识教育的历史国际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比较我国的问题与改革设想一、通识教育的历史约翰·纽曼(1852)查尔斯·W·艾里奥特(1869)罗伯特·赫钦斯(1930)詹姆斯·科南特(1943)德里克·博克(1978)——进步与保守的争斗历史,著名教
3、育家都是进步主义者。1.捍卫“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时期17-18世纪以前,博雅教育较完整地代表了当时西方的知识体系。1830s,英国“新大学”运动,以市场为驱动,注重实用知识。红衣主教纽曼捍卫“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以抵抗专门化的实用学科教育。美国大学19世纪中叶以前基本效仿Ox-Bridge模式,但进入19世纪以后逐步开设自然科学讲座。德国柏林大学(1809)W·洪堡的科研与教学融合的思想。2.科学教育合法化时期1869年化学家艾里奥特任哈佛大学校长,推行选修制,将自然科学与实用学科引进高等教育,
4、与“博雅”学科平起平坐。1862美国国会通过LandGrantCollegeAct。开发西部,发展农业,带动制造业,商业,社会学等大发展。到19世纪末,美国各类高校在不同程度上几乎都实行了选修制。科学技术专业、社会科学开始以合法的身份进入了大学课程。1909年,原艾里奥特的教务长劳伦斯·劳威尔接任哈佛校长。为了消除学生在自由选修中的盲目性,他将自由选修制改进为“集中与分配制”:concentration&distribution主修专业分类选修3.名著阅读运动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研究型大学迅速发展,但由于极端功利
5、主义,加之过热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导致美国不仅在人文教育上严重衰退,而且在许多基础科学领域也落后于欧洲。1930年上任的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赫钦斯,发起了“名著阅读运动”。但“名著”包括自然科学的经典著作。赫钦斯:今天有意义的知识没有超过古人,哲学与人文没有超过亚里士多德。科学呢?“如果我们阅读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我们就会看到一位活生生的天才,就会了解这本书所展现出来的那种前所未有的简朴和优雅,还可以了解近代科学的基础。……[近代]哲学起始于迪卡尔和洛克;心理学起始于冯特和詹姆士;自然科学发端于19世纪的一些伟大的实
6、验。”——《美国高等教育》(中译本)4.通识教育思想成熟阶段1943年上任的哈佛校长科南特明确提出本科教育阶段通识与专业不可对立。“红皮书”序:“通识教育不仅应该为专业选择提供足够的基础,而且应该成为使专业潜力充分发展的沃土。……专业教育告诉学生可以做什么和怎样做;通识教育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和为什么去做”。“通识教育为专业教育指明了意义和目的。……哈佛学院的每门课,无论多么专业化,都要对通识教育目标有可识别的联系和贡献。在这个联系上的失败程度就是在专业教育上的损失程度”。提出“新自由教育”:通识+专业。提出“人文、社会、自然”
7、三大基本知识类型。GeneralEducationforaFreeSociety——ByHarvardCommittee,1945通识教育目标(世界领袖):有效思考的能力沟通能力能够做出适当判断的能力对价值的认知能力——今天哈佛的通识教育思想基本如此。因此科南特被誉为“通识教育之父”。他亲自编教材、上课,科学课和休莫哲学。哈佛的《通识教育红皮书》(1946)5.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时期德里克·博克和罗索夫斯基(1979)(1)规范通识课程管理。建立以“学科”为基本单位的校级“核心课程”。Sciencesproceedfroma
8、logicalbaseSocialsciencesfromarationalbaseHumanitiesfromanimaginativebase(2)首次提出了跨文化理解新目标:“外国文化”课程大类(50年代叫“西方文明”、70年代初叫“西方文化”)。(3)明确提出批判性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