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董仲舒思想

五董仲舒思想

ID:40243332

大小:161.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7-28

五董仲舒思想_第1页
五董仲舒思想_第2页
五董仲舒思想_第3页
五董仲舒思想_第4页
五董仲舒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董仲舒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部分董仲舒思想概览一、董仲舒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二、董仲舒生平三、董仲舒思想的主要表现(一)“三纲”、“五常”可求于天(二)“天人感应”的宇宙图式(三)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历史循环论(四)“顺命”、“成性”与“防欲”思想(五)形神之辨上的“尊神”思想黄老之术“黄老之术”乃假托黄帝、老子之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的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综成。具体表现为清静无为、以柔制刚、以静制动、以退为进、以守为攻、刑德相辅。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术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

2、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公正无私”,“恭俭朴素”,“贵柔守雌”,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董仲舒简介董仲舒(前179~前104),汉代思想家,广川(今河北省景县)人。曾任博士、江都相、胶西王相。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汉及以后朝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

3、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的著作汇集于《春秋繁露》一书。经济主张针对“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董仲舒批评富贵阶层“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天”,并提出“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等经济主张。大一统及独尊儒术的思想《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经也,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

4、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当时社会出现的种种弊端都是由于缺乏统一政纪和思想指导所造成的,因此有必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定为一尊。“三纲”、“五常”的政治纲领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无合,而合各相阴阳。阳兼于阴,阴兼于阳;夫兼于妻,妻兼于夫;父兼于子,子兼于父;君兼于臣,臣兼于君。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阴阳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义。是故臣兼功于

5、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阴兼功于阳,地兼功于天。《春秋繁露·基义》夫仁、谊(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旨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天人三策一)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天人之际互相征验天人之征,古今之道也。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质诸人情,参之于古,考之于今。故《春秋》之所讥,灾害之所加也;《春秋》之所恶,怪异之所施也。书邦家之过,兼灾异之变;以此见人之所为,其美恶之极,乃与天地流通而往来相应,此亦言天之一端也。(举贤良对策三)天地万物都源于

6、“元”“谓一元者,大始也”。(《玉英》)“唯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也。……元犹原也,其义以随天地终始也。……故元者为万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安在乎?乃在乎天地之前。”(《重政》)“道之大原出于天”,表明“元”即“天”。“天”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顺命);天执其道为万物主(天地之行);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郊祭)“天”是人类的宗祖:“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也人之曾祖父也。”(为人者天)天和道德之天柔和一体:“仁之美者在于天”。(王道通三)“天地之生万物

7、也,以养人,故其可食者以养身体,其可威者以为容服。”(服制象)宇宙万物是由“天之端”构成的何谓天之端?曰:天有十端,十端而止已。天为一端,地为一端。阴为一端,阳为一端。火为一端,金为一端,木为一端,水为一端,土为一端。人为一端。凡十端,而毕天之数也。(官制天象)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谓之五行。五行者,五官也,比相生而间相胜也。(五行相生)五行间比相生、间相胜“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关系,而“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或为夏,木为春。春主生

8、,夏主长,季夏主养,秋主收,冬主藏”。(《五行对》)“夫木者,农也。农者,民也,不顺如叛,则命司徒诛其率正矣,故曰金胜木。”“夫土者,君之官也,君大奢侈,过度失礼,民叛矣,其民叛,其君穷矣,故曰木胜土。”“金者,司徒。司徒弱,不能使士众,则司马诛之,故曰火胜金。”(《五行相胜》)天人合一与感应思想“以类合之,天人一也。”(《阴阳义》)唯人独能偶天地。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心有哀乐喜怒,神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