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朦胧诗及其叙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朦胧诗及其叙述

ID:40240819

大小:638.0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7-28

中国现当代文学-朦胧诗及其叙述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朦胧诗及其叙述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朦胧诗及其叙述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朦胧诗及其叙述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朦胧诗及其叙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朦胧诗及其叙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朦胧诗及其叙述学习目标朦胧诗的“朦胧”所引起的论争情况以及发展结果朦胧诗以及论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舒婷、北岛、顾城的创作风格特点,以及他们的异同朦胧诗的发展和变异情况什么是朦胧诗?所谓“朦胧诗”,是指以一代青年为主体的当代早期先锋诗歌运动。一、回顾五、六十年代诗歌的特点。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与共和国文学范式决定了这时期诗歌的基本范式是:颂歌与战歌。时代对于诗人,以及诗人对于自身,都是这样要求:“必须具有正确的、强烈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感情,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物质和精神的伟大变革,向人民进行共产主义的教育”。“诗也就是时代真实而嘹亮的音调,也就是人民意志

2、的代表”。在主情的诗歌创作中,强烈的个人情感被社会、集体的本质取代;诗歌独特的含蓄、暗示、暧昧等美学因素被怱略、被消极。贺敬之放声歌唱郭小川自己的志愿二、朦胧诗的出现在“颂歌”“战歌”的匡制下,诗歌创作的主流到了文革十年,已走上了“假、大、空”的绝路,而一些地下的诗歌创作中心在形成,他们写与颂歌不同的“朦胧诗”,其中最著名的是“白洋淀诗群”,由一批北京赴白洋淀下乡插队的知青构成,主要成员有芒克、多多、根子等,同时在福建、四川等也有这样的创作群体。后来成为“朦胧诗”主将的北岛、舒婷等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作的。这些年轻人的写作既不是为了发表,更不是为了名利,完全是出自内心的一种真城与

3、激情,所以他们的诗显现出与当时的主流意识完全不同的思想空间。《相信未来》郭路生(食指) (节选)当蜘咮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写下:相信未来。一代人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1979年7月1979年,权威性刊物《诗刊》先后刊出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新爱的祖国》等诗,标志着朦胧诗开始得到社会的承认。到1980年,全国许多刊物争相刊登这些青年诗人的作品,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

4、,冲击着中国文坛。三、朦胧诗论争的情况及论争的意义由于这些朦胧诗从内容到形式与人们已经习惯了的的颂歌、战歌截然不同,自然引起人们的困惑、不解,以至抵触,特别是经过文革洗礼的的一些文人。1979年,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诗人公刘在《星星》复刊号上发表《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文章对顾城作品中表现的个人情感表示担忧,“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1980年,著名作家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文章把这些诗贬意为“朦胧诗”,“朦胧诗”的称呼也就是由此文而来的。1981年,老诗人臧克家在《河北师院学报》第1期发表《关于“朦胧诗”》,文中凛然指出:“现在出现的所谓‘朦胧诗’,是

5、诗歌创作的一股不正之风,也是我们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中的一股逆流。”1981年,丁力在《河北师院学报》第2期发表《新诗的发展和古怪诗》一文,把这些新潮诗称为古怪诗,并把其提到政治的高度:“古怪诗的出现是受国内和国外的影响。在国内,有些人对过去的新诗重新评价,为过去不受欢迎的流派,如以李金发为代表的反动派翻案,这是不好的。”对这些打破传统格局的诗,支持者也层出不穷。《在新的崛起面前》谢冕《光明日报》1980年5月7日谢冕主张要用宽容的态度对待朦胧诗,因为“我们有太多的粗暴干涉的教训,我们又有太多的把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创作方法的诗歌视为异端、判为毒草而把它们斩尽杀绝的教训。

6、而那样做的结果,则是中国诗歌自‘五四’以来没有再现过‘五四’那种自由的,充满创造精神的繁荣。”《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有如下特点:一、不屑于作时代精神的号筒,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而是追求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二、强调自我表现;三、对于传统艺术习惯的背离。《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徐敬亚《当代文艺思潮》1982年第1期文章全面阐述了朦胧诗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其美学、思想内涵等《在新的崛起面前》《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这三篇文章是为朦胧诗呐喊助威的著名文章,被统称为“三个崛起论”,与朦胧诗一样遭到严厉的批

7、评。这场争论延续了近五年的时间,1985年后才渐渐平息。这场论争是以不了了之结尾,而不是形成一场政治运动,这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是第一次,非常特别。其原因与思想解放的政治背景有关。朦胧诗引起的这场论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特别的意义:1、全面复苏和回归“五四”新文学的精神;2、由论争演变为一场自觉的诗歌运动,并在这一运动中完成了现代主义诗歌的中国化。3、在论争中,不断涌现新的创作观念和先锋精神,这些新的创作观念和先锋精神不但影响着整个诗歌的发展走向,而且成了整个文学创作的探索者。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