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概论第一周

马克思概论第一周

ID:40232056

大小:3.60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7-27

马克思概论第一周_第1页
马克思概论第一周_第2页
马克思概论第一周_第3页
马克思概论第一周_第4页
马克思概论第一周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概论第一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教学要点世界的物质性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键词物质实践联系发展规律矛盾发展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人们对

2、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哲学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一定的方法论反映一定的世界观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3.哲学的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谁决定谁,究竟谁是世界本原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存在与思维或物质与意识何者为世界

3、本原,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存在与思维何者为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反映存在(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思维存在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不可知论可知论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一致性的不同回答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凡以知,物之理也

4、,可以知,人之性也。荀子荀况不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休谟康德4、为什麽说思维与存在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关关系问题1、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2、对它的不同回答决定了哲学的根本路线和发展的方向。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4、社会实践中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

5、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原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直观性猜测性非科学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把原子的某些物理属性(如质量不变性、广延性、不可入性和不可分性)当成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尔巴赫洛克霍布斯培根爱尔维修拉美特里狄德罗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

6、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1)主观唯心主义贝克莱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存在即被感知既非旗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慧能贝克莱(2)客观唯心主义朱熹黑格尔“理在事先”“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世界是什么?物质:唯物主义精神:唯心主义本质世界怎么样?存在状态辩证法形而上学辩证法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根本对立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辩证法主张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联系、运动、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法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唯心辩证法近现唯物辩证法辩证法形而上学主张世界静止不

7、变和事物孤立存在的世界观方法论,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思考题: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参考答案:第一,内容上的变革。第二,哲学对象的变革。第三,实践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成为区别以往哲学的基本特征。总之,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都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使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在哲学发展史上完成了一次巨大的变革。(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1、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1)古代朴素唯物论;(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2、辩证唯

8、物主义的物质范畴(1)物质范畴的定义“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恩选集》第3卷第556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第128页(2)物质范畴的意义:①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唯物主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