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ID:40224435

大小:378.5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7-27

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_第1页
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_第2页
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_第3页
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_第4页
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第一节土地报酬规律第二节土地集约经营第三节土地规模经营土地经济学…第一节土地报酬规律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提出二、重要概念三、土地报酬三阶段分析四、结论土地经济学>第三章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1、早期西方经济学家①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后期人物杜尔阁②1777年英国农场主安德生《谷物法性质的研究》③1815年英国为威斯特《资本用于土地》④1817年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⑤1826年马尔萨斯《论人口原理》(第六版)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提出土地经济学>第三章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2、…2、近代西方经济学家①1890年马歇尔《经济学原理》②1900年克拉克《财富的分配》③1922年布林克曼《农业经营经济学》④1979年萨缪尔森《经济学》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提出土地经济学>第三章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3、马恩列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LDLR)的批①确立了土地利用上合理应用资本、劳动和科学的积极意义;②揭露了把LDLR奉为永恒的普遍规律以此掩盖剥削关系的谬论;③否定了LDLR的普遍意义和绝对性;④认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追加劳动和资本的范围较小。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提出土地经济学>

3、第三章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基本结论:1、从土地利用的全过程来看,土地报酬是随着单位面积土地上劳动和资本的追加投入,先递增然后递减,如果出现科技与社会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使土地利用在生产资源组合上进一步趋于合理,则又会转向递增。而一俟技术与管理水平稳定下来,将会再度趋于递减。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提出土地经济学>第三章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2、土地肥力与土地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趋势,在土地合理利用条件下总的趋势是递增的,但若利用不当也会趋于下降和衰退,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主导作用。基本结论:一、土地报酬

4、递减规律的提出土地经济学>第三章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1、总产量TP(totalproduction)2、平均产量AP(averageproduction)AP=TP/XX:变量资源的投入量3、边际产量MP(marginalproduction)每增加一单位变量资源所能增加总产量的数量。MP=△TP/△X二、重要概念土地经济学>第三章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4、报酬R(return):生产中某项变动要素的生产力5、土地报酬LR(landreturn)指土地的产出与土地投入的对比关系;6、生产弹性:指边际产量

5、与平均产量的比例关系MP/AP=(△TP/△X)/(TP/X)=(△TP/TP)×(X/△X)二、重要概念土地经济学>第三章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TPPAPPMPP第三阶段第二阶段第一阶段XPMDQRINTI‘0土地报酬三阶段曲线图三、土地报酬三阶段分析土地经济学>第三章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1、第一阶段从原点O至平均产量最高点对应的Q点总产量(曲线):I’点为拐点,OI’曲线下凸,生产弹性,由1增至最大,总产量增长较快,为报酬递增阶段;I’N曲线上凸,生产弹性由最大减至1,总产量增长趋缓,为报酬递减阶段

6、;边际产量(曲线):边际产量递增达到最高点M,此后递减至D点;平均产量(曲线:由O点递增至最高点D;三、土地报酬三阶段分析土地经济学>第三章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2、第二阶段从Q点至R点总产量(曲线):由N点递增至最高点T,生产弹性由1逐渐降至为0;边际产量(曲线):由D点递减至R点为0;平均产量(曲线):由最高点D开始递减.三、土地报酬三阶段分析土地经济学>第三章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3、第三阶段R点以后总产量(曲线):由最高点T递减,生产弹性为负数;边际产量(曲线):由0变为负数;平均产量(曲线):继

7、续下降.三、土地报酬三阶段分析土地经济学>第三章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1、在第一阶段,每投入一单位变量资源都能使产量急剧增加,使总报酬、平均报酬递增,由于投入的变量资源与固定资源(土地)在配合上数量的不足,影响了生产潜力的充分发挥,故在变量资源充裕条件下,应追加投资。分析结论:土地经济学>第三章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2、在第二阶段,虽然边际报酬和平均报酬同时递减,但总产量却不断上升,投资对生产没有妨碍,故合理利用土地和投入变量资源的适应范围应在此阶段。分析结论:土地经济学>第三章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3、在

8、第三阶段,变量资源投入过多,超出了土地的受容力,不仅边际报酬负增长和平均报酬进一步递减,而且总报酬亦递减,投入产出效果上已无利可图,为投资终止阶段分析结论:土地经济学>第三章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4、变量资源与固定资源在配合比例上的协调程度,决定了土地报酬(收益)和生产力,即土地利用和各变量资源利用效果的大小。讨论:资源利用和配合的最适度点究竟应在第二阶段的哪一点?分析结论:土地经济学>第三章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第二节土地集约经营一.集约度二.集约经营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