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典志体史书

第五章典志体史书

ID:40223022

大小:1.19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7-27

第五章典志体史书_第1页
第五章典志体史书_第2页
第五章典志体史书_第3页
第五章典志体史书_第4页
第五章典志体史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典志体史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五章典志体史书第一节概述典志体,又叫“政书体”,是继编年体、纪传体之后所创立的专讲典章制度的史籍。作为一种史体,典志体出现较晚,创始于唐代杜佑的《通典》。典志体典志体的分类:有像《通典》那样把古今制度联系起来记述的“十通”;有像《唐会要》那样把某一朝制度分类编纂的“会要体”;有像《大明会典》那样把当时制定的原始文件汇集成册的“会典体”;还有像《唐律疏义》那样汇编某一方面制度的档案书籍。“十通”“十通”是“三通”、“续三通”、“清三通”、《清朝续文献通考》的合称。我国第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典志体史书是唐代杜佑所撰,他在刘秩《政典》

2、的基础上编纂成《通典》一书,开创了典志体。以后又有宋代郑樵所著《通志》,南宋马端临所著《文献通考》,因其性质相近,均以“通”命名,后人合称为“三通”。清乾隆时,诏修“续三通”,从乾隆十二年(1747)至五十二年(1787)撰成《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合称“续三通”)和《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合称“清三通”)。清官修“六通”与“三通”合称为“九通”。民国初年,刘锦藻又编纂了《清朝续文献通考》,与“九通”合编,称为“十通”。会要会要体,是以事类为中心,叙述一定时期或某一朝代的经济、政治制度的史书,与“十通

3、”相比,就像纪传体中的通史和断代史,“十通”为通史,“会要”为断代史。会要体创始于唐德宗时的苏冕,后经杨绍复续修,又经宋王溥增补成为《唐会要》,这是现存最早的会要体史书。此外还有《五代会要》、《宋会要辑稿》、《西汉会要》、《东汉会要》等。会要体史书。在《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中归入“类书”类;《直斋书录解题》归入“典故”类;《文献通考·经籍志》归入“故事”类;《宋书·艺文志》归入“类事”类;《四库全书》归入“政书”类。会典会典体,与会要体相似,是关于典制的原始文件的汇编,因为它是各级官吏处理政事的依据,所以收集编录的资料均系原文

4、抄录,这就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会典体的创始,可追溯到《周礼》,编撰则始于《唐六典》,此外还有《元典章》、《明会典》、《清会典》等。档案书籍在典志体史书中,还有一类专门记载各朝某一方面制度的专书,称之为档案书籍。如《唐律疏义》30卷,唐长孙无忌等撰,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的封建法典《唐律》的注释本。档案书籍《大清律例》47卷,清乾隆五年官修,是一部执行《大清律》的案例集。《营造法式》34卷,北宋李诫撰,是一部记述宋代建筑的规格、制度和具体经验的书。第二节重要史籍介绍㈠《通典》作者杜佑,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生于唐玄

5、宗开元二十二年(735),死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终年七十八岁,历经玄、肃、代、德、顺、宪六朝,是唐代重要的政治家和著名的史学家。他出身名门世家,父祖均官居显位,因此他以荫人仕,历任济南参军等中央和地方多种要职,直至司徒同平章事(即宰相)封岐国公。因此他对政治、经济、军事、刑法等典章制度非常熟悉;加以“性嗜学,该涉古今”,“性勤而无悔,虽位极将相,手不释卷”,(《旧唐书·杜佑传》),因此杜佑具备编纂历代典章制度通史的条件。《通典》一书是杜佑生平唯一的著作,从公元76年到801年,经历了35年时间才编成。《通典》杜佑对史学的社会

6、功用,有很深刻的认识,他写作《通典》是为了“征诸人事,将施有政”。(《通典·自序》)他要通过对历史上政治、经济制度方面的考察,来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活动提供直接有益的指导。这个著述旨趣,决定了《通典》基本价值。《通典》全书200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九门。它的结构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联系。《通典》《通典》在历史编纂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典章制度专史的开创之作。杜佑以前的典章制度史,基本集中于纪传体史书中的书志部分。在史实容量和撰述体例上都有诸多的限制,无力承担完整记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变化历史的任务,落

7、后于社会的客观需要。《通典》把这一体裁独立出来,为这一体裁的成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从此以后典制史成为传统史学的一个重要门类,出现了一系列典章制度史的专书,丰富了传统史学的表现能力,也促进了史学服务于社会这一优良传统的发展。《通志》郑樵(1103—1162年),字渔仲,宋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他从16岁开始,谢绝人事,闭门读书,“欲读古人之书,欲通百家之学,欲讨六艺之文而为羽翼”(《夹漈遗稿》卷二《献皇帝书》)。他不应科举,无心于仕进,深居夹漈山读书、讲学30年,所以人称为夹漈先生。据《宋史·郑樵传》记载,郑樵好著书,自

8、比不下汉的刘向、扬雄。每搜奇书访古,遇藏书家必借留,读尽其家之书而去。他一生著作甚丰,有《氏族志》、《动物态》、《图书志》等80余种。但其代表作,却是一部包罗各代历史的《通志》。郑樵是自学成才,既无家学,又不是史官,在客观条件上,既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