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

ID:40222174

大小:225.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7-27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_第1页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_第2页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_第3页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_第4页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第一节人类早期的公共关系活动第二节现代公共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第三节若干公共关系相互概念辨析第一节人类早期的公共关系一、中国古代的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成为一门系统、完整的学科体系时间不长,然而,公共关系的思想和现象却早已有之。如: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盛世。《文心雕龙·论说》:“暨战国争雄,辩士云涌;纵横参谋,长短角释…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典型案例:连横合纵(苏秦:合纵;张仪:连横。)——类似公共关系的游说、宣传、劝服和沟通工作。政治生活:统治阶级重视政治信誉和争取民心如:

2、《冯谖客孟尝君》之记载经济生活:商业活动中,人们注重传播和沟通手段树立自己美好形象。如: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次下西洋;“百年老店”;“童叟无欺”等二、外国古代公共关系活动1、古希腊:文化发达,政治民主,推崇演说和辩论如:《修辞学》——亚里士多德(最早的公共关系理论著作)2、古罗马:认识到民众舆论的力量,重视民意。如:凯撒大帝的官方公告牌——世界上第一份日报《高卢战记》——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3、古埃及、波斯等国注重塑造有利于自己的形象三、人类早期公共关系活动的特点1、程度上看——沟通、协调活动带有明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没有系统的公共关系理论

3、。2、领域和范围上看——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伦理色彩3、传播手段和内容上看——没有重视公众第二节现代公共关系形成与发展一、现代公共关系的起源发展时期的划分:(一)古代时期(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等)(二)巴纳姆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的发端(三)艾维·李时期——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化的兴起(四)爱德华·伯内斯时期——现代公共关系学科化的成熟巴纳姆(PhinesTBarnum)时期:十九世纪中叶,美国“报刊宣传活动”风行——现代公共关系的前身注:1982年,多尔曼·伊顿在《公共关系与法律职业的责任》演讲中第一次使用了“公共关系”这一概念两大特点:1、

4、对公众利益全然不予考虑2、报刊宣传员都以获得免费的报纸版面为满足艾维·李(IVYLee,1877-1934)——公共关系之父开办了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成为向客户提供劳务而收取费用的第一位职业公共关系人。促使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化由此发端。贡献:1、要求企业在宣传活动向公众讲真话1905年,发表著名的《原则宣言》(被人们称为“门户开放原则”,“公众必须被告知的信条”)。2、使公共关系成为一种职业《原则宣言》是艾维·李宣传的公司的服务宗旨。爱德华·伯内斯(EdwardLBernays)1923年首次以教授身份在纽约大学讲授公共关系课程。1923年

5、出版《舆论明鉴》或《舆论之凝结》——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贡献:1、把公共关系理论从新闻传播领域中分离出来,并对公共关系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使之系统化、完整化,最终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新兴学科。2、提出了“投公众所好”公共关系宣传的基本原则。——伯内斯不仅是一位公共关系理论家,又是一位公共关系实践家。(与妻子合作进行公共关系咨询)此外,继博内斯之后,美国“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有效的公共关系》,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公共关系的圣经二、公共关系在西方1952年,美国的卡利普特和森特出版了《有效公共关系

6、》,被育为“公共关系的圣经”。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IPRA)在英国伦敦成立,现总部在瑞士日内瓦。萨姆·布莱尔1982年编写了《职业公共关系教育的模式》格鲁尼格1984年出版了《公共关系管理》,提出公共关系实践的四种模式:1、新闻代理型模式;2、公共信息型模式;3、非对称型模式;4、对称型模式。三、公共关系在中国20世纪60年代,传入香港、台湾;20世纪80年代,由南向北、从东到西在中国开始传播。1986年,我国第一个专业公共关系公司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在北京注册成立,1985年,公共关系学列入大学课程,1985年,中山大学在广州成

7、立了我国第一个高等院校的公共关系研究会,1987年,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1991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诞生。1986年《塑造形象的艺术——公共关系学概略》出版,1997年中国公共关系职业审定委员会成立。四、现代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一、社会政治条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公共关系发展的制度安排)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经济的出现(公共关系发展的现实土壤)三、物质技术条件:传播手段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公共关系发展的技术支持)第三节若干公共关系相互概念辨析一、人际关系和人群关系二、交际、宣传、广告等范畴同公共关系的区别三、公共关系

8、与庸俗关系学的区别1.两者产生的社会基础不同2.两者的目的和效果不同3.两者的对象不同4.两者所运用的手段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