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安徽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ID:40185198

大小:988.50 KB

页数:87页

时间:2019-07-24

安徽高考考试说明解读_第1页
安徽高考考试说明解读_第2页
安徽高考考试说明解读_第3页
安徽高考考试说明解读_第4页
安徽高考考试说明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高考考试说明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颍上一中罗会松主讲近年来安徽省命题梳理(部分)1、语用能力题型安徽省自主命题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字形题√√√√√字音题√√成语题√√√√√√√(含词语)病句题√√√√主观题主观题√语用题得体、压缩、仿写简明、连贯连贯、词语置换、概括(提问语推断)、概括得体、压缩、概括、扩写图文转换、连续(对联)、仿写概括、仿写、修改病句概括仿写、得体修改病句概括(下定义)、简明与连贯、连贯与得体值得注意的是标点并未单独设题论述类文本年份201020112012内容/作者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张

2、世英现代中国异城小说研究·序/王福仁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篇幅860字1140字1000字题量/赋分3题9分3题9分3题9分题型选择选择选择各题考点1、理解: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1、理解: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1、理解: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分析概括: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概括: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概括: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3、分析概括: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分析概括: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分析概括: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文学类文本年份201020112012体裁小说小说散文赋分25252

3、4题量/篇幅4/16254/21304/1940题型简答简答简答考点1、分析作品的结构,概括作品的主题能力。(分析综合)1、分析作品的结构,概括作品的主题能力。(分析综合)1、分析作品的结构,概括作品的主题能力。(分析综合)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欣赏评价)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欣赏评价)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欣赏评价)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探究)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探究)3、对作

4、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探究)备注:2006—2008年散文;09年小说古代诗歌鉴赏类文本年份20112012内容/体式岁暮/五律琅琊溪/七绝最爱东山晴后雪/七绝作者(唐)杜甫[宋]欧阳修[宋]杨万里题量/赋分2/82/82/8题型简答简答简答各题考点1、鉴赏评价: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鉴赏评价:鉴赏文学作品的意境和作者情感态度1、鉴赏评价: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鉴赏评价: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鉴赏评价: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鉴赏评价: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5、备注:多以写景诗为主文言文阅读文本年份201020112012文本体式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题量/赋分4/194/194/19篇幅710字850字700字题型选择、翻译选择、翻译选择、翻译各题考点1、理解: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1、理解: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1、理解: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2、分析概括:筛选文中信息。2、理解:理解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理解:理解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分析概括:归纳内容要点3、分析概括: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3、分析概括: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4、理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

6、子4、理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4、理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备注:06—07年其它文本、08年人物传记、09年游记作文命题回顾题材类别自主命题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命题作文命题作文——《提篮春光看妈妈》命题作文——《带着感动出发》命题作文——《时间在流逝》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关于“弯道超越”材料作文——关于《吴兴杂诗》(因地制宜)材料作文——关于“梯子怎么放”话题作文话题作文——“读”关于高考的最新消息高考改革,明确把课程标准作为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使考试与课程、评价统一起来。同时,规范考试命题人员的资质。

7、语文的课程标准——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方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语文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考试说明》的价值高考大纲的细化和明确——高考试题命制的依据;学生复习备考的依据;教师指导学生备考的依据。关于试题的四“度”解读保持高度(属于国家级考试)降低难度(试题难度控制在0.6-0.70之间)控制长度(试题的总体字数将适当减少,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余地和答题时间)增加区分度(以基础题为

8、主,适当拉开距离,选拔优秀人才)考试说明变化(修改完善)第2页“考试范围”部分将“按照”一词删去将“对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的理解如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