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183204
大小:578.81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7-24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quănfùyuègéxī起,被任用田间
2、、田地被举用,被选拔狱官集市舜从田野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被任用为大夫。第1段译文之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指示代词,这。使……劳累使……饥饿使动用法,使……痛苦使……贫困违背扰乱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同“增”增加kòng责任,使命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
3、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来(通过这些途径)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第1段译文之二: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bì常常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这样以后同“横”,梗塞,不顺奋起,指有所作为被人了解在里面,指国内同“弼”,辅佐在外面,指国外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
4、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第2段译文:第一段1、文中六个人共同的特点a、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b、都经受了艰苦的磨炼c、后来都被统治者委以重任,干出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排比举例推归断纳结论人才艰苦的磨练3、文中的“大任”指的是什么?“是人”指哪种人?4、人成才要经受哪些挫折?“大任
5、”指治理国家的重任。“是人”指能担当起治理好国家重任的人。1、经常犯错误2、思虑堵塞3、不被人了解5、导致亡国的原因是什么?内因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外因是“出则无敌国外患”6、孟子关于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观念分别是什么?造就人才:不仅重视客观环境对人的磨炼,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治理国家:一个国君要把国家治理好,也需要经受内、外两方面的考验。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常常没有忧患,往往遭至灭亡2、经受磨炼的益处个人国家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是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二是能发展个人的才能及治理天下的能力。总结作者
6、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且论证“死于安乐”只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是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主题本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文章列举大量事实,并上升到理论高度,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即特殊论据——一般论据——中心论点。)1、词性活用:苦、劳、饿、空乏、乱、动、忍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要译成“使……”2、一词多义:国拂国防国家违背同“
7、弼”,辅佐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恒亡。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3.通假字。曾同“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衡同“横”,梗塞,指不顺衡于虑。拂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佛士。4.虚词。于以从舜发于畎亩之中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而死于安乐也凭以天下之所顺用来所以动心忍性1、比较本文的两篇短文,看看它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及风格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拓展1、两篇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
8、国上。相同之处:2、两篇短文都使用了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不同之处:两篇文章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开头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