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139141
大小:504.55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7-23
《《职业健康概述》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职业健康概述1职业健康概述人类自开始生产活动以来,就出现了因接触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有害因素而发生的疾病。追遡国内外历史,最早发现的职业病都与采石开矿和冶炼生产有关。2职业健康概念“职业健康”,国外有些国家称之为“工业卫生”有些国家称之为“劳动卫生”,目前前较多国家倾向于使用“职业卫生”这一术语。我国自新中车成立以来曾称这六学科为“劳动卫生”、“职业卫生”,国家标准《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1994)中明确指出,劳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时,将“职业卫生”一词修订为“职业健康”,并正式发布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目
2、前在我们国家,劳动卫生、职业卫生、职业健康3种叫法并存,内涵相同。3研究对象是从事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的人群;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和控制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预防职业性疾病的发生,为劳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以保护和促进劳动者的健康及其劳动能力。职业卫生4职业安全是以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它以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为基本目标。5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概念:人们在职业活动过程中,作业人员所接触的各种环境因素中存在的不良劳动条件或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和能力产生有害作用的与职业生命有关的环境
3、因素可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这里所讲的劳动条件包括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劳动环境三个方面。6职业性危害因素有三个特点慢性危害:慢性、渐进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表现出来。群体危害:接触相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常集体发病;即在接触同一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的发病率。遗传危害:不仅危害劳动者本人,还可能危及下一代。7一、职业病及其危害因素1.职业病及其范围(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将职业病定义为: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8这个概念是广义上的医学定义,即职业病是由
4、于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狭义的职业病概念指由于社会保障的需要,每个国家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由国家和政府部门以法律法规形式规定了职业病范围,称为法定职业病,经确诊后则享有政府规定的劳保待遇,即狭义的职业病。9构成职业病必须具备4个条件:a.患病主体必须是用人单位的劳动者.b.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c.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d.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10职业病的种类目前,我国的法定职业病有以下午10类型115种:(1)尘肺。硅肺、煤式尘肺、炭黑尘肺、滑石尘肺、电焊工尘肺等13种
5、。(2)职业性放射疾病。外照射急性放射疾病、内照射放射病等11种。(3)职业中毒。汞及其他合物中毒、锰及其他合物中毒、氨中毒、氯气中毒、氮氧化物中毒、苯中毒、四氯化碳中毒等56种。(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中暑、减压病、高原病、航空病、手臂震动病5种。(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炭疽、森林脑炎、布式杆菌病3种。11(6)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溃疡、化学性皮肤灼伤等8种。(7)职业性眼病。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3种。(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噪声聋、铬鼻病、牙酸蚀病3种。(9)职业性肿瘤。石棉所致肺癌、苯所致白血病等8种。(10)其他职业病。职业性哮
6、喘等5种。12(1)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1)生产性毒物:是指少量摄入即可对人体产生毒性的化学物质,主要是有工艺过程决定的在生产中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体、成品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还包括金属、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有机溶剂等,主要经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可引起刺激作用、腐蚀作用或产生过敏反应或引起全身中毒等损害。2)生产性粉尘:粉尘常会引呼吸系统疾病(尘肺、慢性阻塞肺病、哮喘等)、肺部肿瘤。1314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异常气象条件(气温、气压、气流),噪声,振动,辐射。可引起电光性眼病、噪声性耳聋、振动病、放射病等。15专家指出:一般情况下,只要听觉
7、系统得到保护,噪声就不至于引起身体其他系统的疾病。16听力保护措施典型噪声控制方法围墙佩带耳罩隔振装置屏风增加距离声音吸收顶棚隔声板(墙)17生物因素:主要是致病微生物或寄生虫如附着在皮毛上的炭疽杆菌、蔗渣上的霉菌以及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18(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夜班与倒班安排不科学,工作过度等。2、劳动中的精神过度紧张。3、作业安排与作业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5、作业者不良体位使用不合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