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的农业

古今中外的农业

ID:40125022

大小:4.86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7-22

古今中外的农业_第1页
古今中外的农业_第2页
古今中外的农业_第3页
古今中外的农业_第4页
古今中外的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今中外的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今中外的农业尽管知识经济是新世纪的主旋律,但农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没有农业就没有今天的文明!由这幅世界名画《拾穗》,我们自然地想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那么,哪些因素关系着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呢?生产力(劳动工具)、政策制度、社会环境、水利事业、农作物品种、农业技术等。1、中华民族自古有重视农业的传统。2、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是小农经济和精耕细作。一、中国古代的农业1、生产工具——生产力的进步管子说:“美金(指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指铁)以铸锄、斤(斧)…试诸壤土。”———《国语•齐语》铁犁六角形铁锄桔槔最能表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的农具是A、青铜器B、牛耕C

2、、桔槔D、铁农具以下各项最能体现井田制性质的是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B.“大道既隐,天下为家”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春秋时期,反映生产关系变化的历史现象是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B.公田转化为私田C.周天子势力衰微D.诸侯争霸《诗经》中一首诗的大意是:“乌云遮蔽了半边天,井田上润遍了雨点,这场甘霖啊,请多多洒上我的私田。”下面对诗的错误理解是A、当时在井田之外出现了私田B、奴隶主贵族十分关心私田的收成C、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开始动摇D、封建土地私有制完全确立DCBD翻车模型水碓促使南朝时期,江南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原因是A、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B、

3、水利工程的兴修,大片良田的开垦C、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形成D、北方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南传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但各地发展还很不平衡,最发达的地区是A.三吴地区B.洞庭湖流域C.鄱阳湖流域D.成都平原上述经济开发,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格局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加速了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B.标志着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D.使我国经济各部门进一步协调发展DAC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A.东汉B.曹魏C.唐朝D.北宋C(1)……(2)

4、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3)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铁农具和牛耕,并逐步推广(4)秦,铁器传到珠江流域(5)西汉末,西域开始使用铁器(6)三国,魏国马均改进翻车;水碓、水磨(7)唐朝,曲辕犁、筒车1、生产工具进步的表现?2、农业技术的提高:(1)牛耕的使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2)古代的耕作技术、灌溉技术、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3)《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4)《梦溪笔谈》,北宋沈括,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5)《农政全书》,明末徐光启著,介绍我国农学成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6)《天工开物》,明末宋应星著,总结

5、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还收录了一些国外传来的技术,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农业技术的提高的表现: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3、水利事业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是①都江堰②郑国渠③西门豹渠④芍陂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A都江堰郑国渠隋朝大运河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隋朝统一全国的历史背景的是A.南北经济的发展B.大运河的开凿C.北方民族的融合D.人民渴望统一隋炀帝开凿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攻打高丽B.巡游江南C.巩固统一局面D.搜刮各地财富下列各项,在后世又曾大增修或扩建的工程是①郑国渠②都江堰③赵州桥④长城⑤大运河A.①②B.③④C.②⑤D.④⑤BCD今天

6、的大运河依然在发挥作用。3、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①春秋战国:楚相孙叔敖在淮水修的芍陂、秦国蜀守李冰在岷江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泾渭水系修的郑国渠、漳水上的西门豹渠。②秦朝:在今广西开通了沟通湘水和离水的灵渠。是世界现存的古老人工运河之一。③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和。唐朝设专官管理水利事业,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④北宋:王安石提出实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兴修水利。魏晋南北朝:江南农作物品种增多隋唐:江南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著名茶园规模大、产量多。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在清代不断

7、推广种植。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专业生产区。4、农业作物的培植、推广和引进:古代经济的主体是农业,农业问题的核心是土地。甲骨文中的田字5、土地制度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A、铁犁牛耕的普及,使个体劳动者具备了单门独户经营农业的能力B、政府实行重农、鼓励垦荒的政策C、封建制度下的农民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私田出现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生产力发展新的生产关系政治改革确立新的社会制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