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咏叹调《情歌》的演唱分析与思考

歌剧咏叹调《情歌》的演唱分析与思考

ID:40117045

大小:45.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21

歌剧咏叹调《情歌》的演唱分析与思考_第1页
歌剧咏叹调《情歌》的演唱分析与思考_第2页
歌剧咏叹调《情歌》的演唱分析与思考_第3页
歌剧咏叹调《情歌》的演唱分析与思考_第4页
歌剧咏叹调《情歌》的演唱分析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歌剧咏叹调《情歌》的演唱分析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引言咏叹调是歌剧中富有抒情和戏剧性的独唱曲,它能集中表现人物的内心深处的情感,其歌词强调情感的真挚表达,结构形式精炼,旋律富有抒情性,注重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结合。《苍原》这部歌剧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公元1771年,在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诺盖草原寄居了140多年的中国土尔扈特蒙古族部落,因不堪沙皇政府的残暴统治,在面临赋税加重、强令改信东正教并代替沙皇征战土耳其的严峻形势下,为了民族的生存、自由和尊严,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毅然举族东归。他们历尽艰难险阻,历时7个月,行程万余里,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咏叹调《情歌》是整部歌剧的主题曲,它是由女主角娜仁高娃演唱的,在歌剧中分别出现

2、在第一、第三、第四乐章中,其旋律带有浓郁的蒙古族民歌风格,柔美而深情,充分体现了《苍原》的音乐所产生的巨大的艺术魅力。歌剧《苍原》所表现的是土尔扈特族部落回归祖国这一历史事件,因此全剧的音乐语言和风格就扎根于蒙古族民间音乐的沃土之中。众所周知,蒙古族的音乐内容以赞美家乡、状物抒情居多,他们的民歌节奏自由,装饰音多而细腻,并具有较强的朗诵性,其嘹亮、悠长而又亲切的曲调沁人心脾。但是作曲家并没有像以往常见的那样直接引用某一具体的蒙古族民歌的音调,而是根据其戏剧性构思,采用不同方式对多种民间音调或素材加以不同的整合与创新,使之与歌剧的戏剧性剧情想适应。《情歌》的产生就是作曲家民

3、族风格高度提炼下的一个产物,全曲由舒缓悠长的慢板、轻盈跳荡的三拍子快板加一个拉宽的短小尾声构成,是一首洋溢着浪漫抒情气质,并且具有充分的主体性质的歌曲。它贯穿全剧,既符合戏剧化的表现要求,又非常声乐化。一、咏叹调《情歌》的演唱分析(一)娜仁高娃人物形象分析娜仁高娃,一个十八九岁的土尔扈特族姑娘,在剧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她的纯真、她的人格以及她的情感,使整个剧情跌宕起伏,也一次次地将全剧主题得到升华。她是美的化身,她具备草原儿女所应具备的美丽、善良、纯朴、忠贞等一切美好的品质。她与牺牲自己、保全部落的战将舍愣相恋,但她为了部族的命运,极力劝说受到阴谋家艾培雷的挑唆而丧失理智

4、的舍愣自缚于伊犁总督。在舍愣执迷不悟想要一走了之的情况下,她以生命和鲜血唤醒舍愣,这种伟大的情谊是民族、祖国、亲情以及爱情的交织,这位美丽的少女舍己救人,正是这样深深的民族豪情,让我们荡涤于心。(二)咏叹调《情歌》的音乐艺术鉴赏6《情歌》是咏叹调当中最具抒情性的代表,这也是它的旋律时刻回响于人心的原因。抒情性咏叹调向来被称为歌剧中最优美动人、最具有音乐魅力的声乐体裁,而它的最大特质正是充满迷人的歌唱性格,因此抒情性的《情歌》成为了整部歌剧中最出彩而又最迷人的部分,它用美丽如歌的旋律线条勾勒出娜仁高娃的内心生活和流程。《情歌》是歌剧《苍原》的主题歌,这部歌剧采用西洋美声唱法

5、和歌剧表演形式,在剧本创作上采用了诗化道白与宣叙调、咏叹调相衔接的形式,在音乐语言上借鉴西洋歌剧作曲技法,使之与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相融汇。《情歌》是一首表现思念恋人的咏叹调,曲作者主要是用蒙古族音乐风格来塑造娜仁高娃的形象。它的音乐素材来自于东盟民歌《大青马》,A部分采用了赞歌、牧歌、思乡歌、宴歌等,这些形式多属蒙古音乐中的长调,其特点为绵延悠长、节拍自由,因此《情歌》渗透了深沉、委婉的音乐特点,类似于马头琴的润腔,听起来辽阔而又悠荡,折射出了一片草原风光。B部分3∕8拍子的音乐流动,运用蒙古短调节奏规整、节拍固定的特点,使《情歌》的旋律不论是高亢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能表现

6、出蒙古民族质朴、爽朗的性格特点。借助草原、小河、清波、马儿、牧马人等具体形象间的关系,用“抒情”的形式抒发娜仁高娃誓与舍楞永不分离的决心,树立了美丽动人、纯洁无暇的少女形象,使“情歌”的旋律在歌剧中最为丰满鲜活,此曲是娜仁高娃误以为情郎舍愣去世,用绵绵悲情寄托她的相思,随之产生的内心强烈倾诉的欲求。曲作者正是用咏叹调的抒情性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如歌的咏叹调抒发感情。比如《情歌》音乐首次出现的画面是征战返回天山的路途中,吐尔扈特蒙古族部落出现了内奸,有人用羊皮书函俄军,企图陷害舍楞,造成混乱,阻挠东归,英明果断的首领渥巴锡将计就计,一边施巧计调虎离山,让舍愣到敌人后方

7、袭击;另一边放出舍楞叛逃被处死的消息,被蒙在鼓里的娜仁高娃得知舍愣被处死的消息后,悲痛欲绝。曲作者在这里没有采取通常的音乐情感处理手法,让娜仁高娃嚎啕大哭、或呼喊、嘶叫,或用激烈的音乐手段来表现她内心的痛苦,而是采用了完全相反的表现手法,让娜仁高娃唱起了一首优美的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情歌》,通过优美的旋律,平静的心态来表现悲伤的情感,曲作者的这一巧妙设计,正是突出了抒情性咏叹调的歌剧性格,使它在歌剧中担负起抒发人物情感,展现其内心生活的戏剧使命,它所抒发的情感,展现的内心生活正是在全剧戏剧中冲突的总框架内寻找自己的抒情空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