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116503
大小:14.13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7-21
《《小肠大肠》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1、小肠的分部、位置2、了解小肠的运动方式极其在物质消化和吸收中起的作用3、掌握大肠分部极其主要形态特点和功能4、了解大肠一些病例小肠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场所。上起自幽门,下接续盲肠,全长5-7米,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小肠的运动形式1、紧张性收缩2、分节运动意义:1)促进食糜与小肠内消化液混合,利于化学消化。2)使食糜与小肠壁接触机会增多,有利于吸收3、蠕动小肠十二指肠上部降部水平部升部空肠回肠1、上部:长约5cm,在第1腰椎体右侧起自胃的幽门。十二指肠上曲:转折处形成的弯曲十二指肠球
2、:十二指肠上部近侧段的长臂薄,管径大,黏膜光滑无环状襞(十二指肠溃疡好发部位)十二指肠为小肠的起始段,介于胃与空肠之间,全长约25cm,相当于12个手指并列的距离,因而得名。上端起自幽门,下端续于空肠,呈“C”形包绕胰头。2、降部:长7-8cm,起自十二指肠上曲,垂直下行于第1-3腰椎体和胰头的右侧,至第3腰椎体右侧。十二指肠下曲:转折处形成的弯曲十二指肠纵襞:降部内面环状黏膜襞后内侧壁上一纵行的皱襞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纵襞下端有一乳头状隆起十二指肠小乳头:在大乳头上方1-2cm处3、水平部(下部):长约10cm,起自十二指肠下
3、曲,横过下腔静脉和第3腰椎体的前方。4、升部:仅2-3cm,起自水平部末端,斜向左上方,达第2腰椎体左侧转向前下,移行为空肠。十二指肠空肠曲:转折处形成的弯曲十二指悬韧带:又称Treitz韧带,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把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上后壁固定于右膈脚上空肠与回肠位置:位于腹腔中的中部和下部,周围为大肠所环绕。上端位于第2腰椎体左侧起自十二指肠空肠曲,下端续盲肠。区别空肠回肠部位近侧2/5,位于腹腔的左上部远侧3/5,位于腹腔的右下部管径较粗较细管壁较厚较薄血供丰富较差颜色较红润较浅黏膜环状襞密而高疏而低黏膜内物质孤立淋巴滤泡孤立
4、淋巴滤泡、集合淋巴滤泡大肠大肠全长约1.5m。略呈方框形围绕于空、回肠的周围。起自右骼窝末端,终于肛门。组成: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门功能:吸收水分、维生素、无机盐,并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外形:管壁较粗,肠壁较薄,具有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3种特征性结构。盲肠:大肠的起始部,长6-8cm位于右骼窝。下端为盲端,上续升结肠,左上部与回肠相接。盲肠回盲口:回肠末端向盲肠的开口回盲瓣:肠壁内的环形肌增厚,并覆以黏膜而形成上、下2片半月形的皱襞功能: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地流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消化吸收,又可防止盲肠内容物
5、逆流回小肠阑尾形态:一条细长的盲管,形似蚯蚓,又称蚓突,一般长6-8cm。位置:阑尾根部连于盲肠后内侧壁,尖端为游离的盲端。阑尾尖端游离,伸展的位置不恒定,以盆位多见,其次为盲肠后位和盲肠下位。寻找方法:由于3条结肠带均在阑尾根部集中,故沿结肠带向下追踪是寻找阑尾可靠的方法。麦克伯尼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在右骼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急性阑尾炎时,此点附近有压疼或反跳痛。急性阑尾炎(1)腹痛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阑尾炎。(2)胃肠道症状在早期可能由于反射性胃痉挛而有恶心
6、、呕吐。(3)发热一般只有低热,无寒战,乏力(4)压痛和反跳痛腹部压痛是壁腹膜受炎症刺激的表现。阑尾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在肥胖或盲肠后位阑尾炎的患者,压痛可能较轻,但有明显的反跳痛。(5)血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增多治疗:早期诊治,患者多可短期内康复,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见,20-30岁为发病高峰。结肠升结肠:长约15cm,转折处的弯曲称结肠右曲。升结肠无系膜,借结缔组织贴附于腹后壁,因此活动性很小。横结肠:长约50cm,转折处的弯曲称结肠左曲,横结系膜连于腹后壁,活动性较大,
7、其中间部可下垂至脐或低于脐平面。降结肠:长约20cm。降结肠无系膜,借结缔组织贴附于腹后壁,因此活动性较小注释:系膜是将肠管连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结构。凡有肠系膜的肠管,均活动性大。在两层系膜间夹有血管、神经、淋巴管、淋巴结和脂肪等。乙状结肠:长约45cm,全长呈“乙”字形弯曲。由乙状结肠系膜连于腹、盆腔左后壁,活动度较大直肠1、位置和毗邻:直肠位于盆腔后下部,直肠的后面是骶骨和尾骨。直肠前面:在男性,前面有膀胱、前列腺、精囊、输精管壶腹;女性,则为子宫和阴道。2、弯曲和结构:1)、直肠并不直,在矢状上面形成2个弯曲:直肠骶曲、直肠会
8、阴曲2)、直肠壶腹:直肠下段肠腔膨大处,其内面的黏膜形成有2-3个半月形皱襞,称直肠横襞,有支持粪便的作用。肛管为大肠的末端,长3-4cm,上端在盆膈处接续直肠,下端终于肛门。肛柱:肛管内面有6-10条纵行的黏膜皱襞肛直肠线:各肛柱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