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076113
大小:1.05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7-20
《《中国建筑史笔记》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第一节概说一、中国古代木结构类型1、叠梁式2、穿斗式3、井干式二、做法大木大式:殿式建筑(宫殿、官署、庙宇、府邸等)大木小式:次要房间及一般民居大木作(木构架主要承重部分,如柱、梁、枋、檩等)小木作(装修)三、木构架建筑特点•“间”中国木构架建筑平面、空间、结构的基本单元面阔:11以下奇数(汉代以后)当心间、次间、梢间、尽间通面阔进深:“步”用屋架上椽数表示通进深•在结构上采用:简支梁、轴心受压柱、悬臂出挑、斜向支撑和斗拱•构造:节点使用榫卯结合•设计施工:类
2、似近代建筑模数制(宋“材”、清“斗口”)和构件定型化宋《营造法式》清《工程做法则例》•单体建筑外观可分为: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第二节台阶、踏道、栏杆、铺地一、台阶•普通•须弥座二、踏道1、阶梯形踏步:垂带石、象眼、如意踏步2、坡道慢道、辇道(御路)“左平右墄”三、栏杆(勾阑)•柱头、阑板、地栿•寻杖绞角造、寻杖合角造•抱鼓石•美人靠四、铺地室外室内第二节大木作宋《营造法式》“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各以其材之广,分为十五分,以十分为其厚。凡屋宇之高深,名物之长
3、短,曲直举折之势,规矩准绳之宜,皆以所用材之分以为制度焉”“栔广六分,栔四分。材加上栔者,谓之足材”一、柱分类:檐柱、金柱、中柱、山柱、童柱•柱的断面、高度与建筑尺度关系柱径:(42—45分)柱高:“不越间之广”(单补间250分、双补间375分)•柱础形式有素覆盆、宝装莲瓣等•梭柱将柱身依高度等分为三,上段有收杀,中、下二段平直•生起立面上,檐柱自中央明间向两侧逐渐升高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二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缓和曲线,这种做法称为“生起”。•侧脚平面上各檐柱柱头向内倾斜为了使建筑有教好的稳定性
4、,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均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千分之八,而角柱则两个方向都有倾斜,这种做法称为“侧脚”。•移柱造:将建筑内柱移位的做法。•减柱造:将建筑内柱减少一部分的做法。•殿堂地盘分槽地盘分槽图实质上是表示平棊以下的结构布置图。是柱头的仰视平面而不是柱脚的平面。分槽形式有四种:分心斗底槽:屋内纵向中线上一排内柱,横向每隔三间也用一排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六个面积相等的槽,每槽纵三间横二间。金箱斗底槽:平面柱网由内外二圈柱组成。单槽:内柱将平面分为大小不等的两区双槽:内柱将
5、平面分为大小不等的三区•副阶周匝在建筑主体以外另加一圈回廊的做法,称为“副阶周匝”。二、枋•额枋(阑额)阑额—垫板—由额内额地栿琴面霸王拳•平板枋(普拍枋)位于阑额之上•雀替(绰幕枋)骑马雀替•橑檐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单檐四阿顶内外两圈柱,内外柱同高铺作层屋架层三、斗栱(铺作、科)•由斗、升、栱和昂组成•斗栱作用:结构作用、度量作用和装饰作用•分为内檐斗栱、外檐斗栱具体部位分为柱头斗栱(柱头铺作,柱头科)、柱间斗栱(补间铺作,平身科)和转角斗栱(转角铺作,角科)•单栱重
6、栱出一跳叫四铺作(三踩)、出两跳叫五铺作(五踩),一般不超过四跳七铺作(九踩)•计心造偷心造四、屋架1、举架(举折)举:屋顶高度折指若干折线2、推山和收山推山:庑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立面上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与步架距离都不一致收山:歇山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目的是使屋顶不过于庞大。3、梁(栿)宋代梁栿名称以它所承的椽数来定,清代则按其上所承桁或檩数来命名。单步梁(剳牵)双步梁(乳栿)三架梁(二椽栿)五架
7、梁(四椽栿)4、桁(檩)脊桁、上金桁、中金桁、下金桁、正心桁、挑檐桁5、椽飞檐椽、檐椽、顶椽6、其他构件瓜柱驼峰叉手和托脚替木五、多层建筑叉柱造:上层柱之下端施十字开口,插入下层柱上之斗拱内。缠柱造:上层柱立于下层柱端增加的一根斜梁上。第三节屋顶一、种类1、庑殿(四阿顶)2、歇山(九脊殿)3、悬山4、硬山5、攒尖二、屋顶做法1、屋面曲线檐口曲线、屋面曲线、屋脊曲线2、屋角3、屋面材料4、屋脊和屋面装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