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074928
大小:83.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7-19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二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一)一、填空(每空1分,共26分)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的、()的、()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与()。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
2、)地发展。6、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与()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7、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和()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8、《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等四个学习领域。二、选择(1-10题为单选题,每小题1.5分,11-15题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5分)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联系生活学数学B.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20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达到和谐发展的三维目标是()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教
3、师成长D.情感、态度、价值观3、下列对“教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教学即传道、授业、解惑B.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试误”C.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独立的过程D.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互动4、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过程。A.交往互动B.共同发展C.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5、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A.教教材B.用教材教6、《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的动词。A.过程性目标B.知识技能目标7、各科新教材中最一致、
4、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A.强调探究性学习B.强调合作学习C.内容密切联系生活D.强调STS课程设计思想8、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不包括()A.学生是发展的人B.学生是自主的人C.学生是独特的人D.学生是独立的人9、在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20A.认知内驱力B.学习动机C.自我提高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10、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学习后应该()A.及时复习B.及时休息C.过度复习D.分数复习11、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的过程。A.生动活泼的B.主动的C.富于个性D.被动的12、数学活动
5、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之上。A.认知发展水平B.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1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B.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4、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B.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15、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A.数感B.符号感C.空间观念D.统计观念E.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三、简答(每小题6分,共30分)1、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评
6、价的具体要求是什么?2、三个“不要”指的是什么?3、新时期下教师应如何进行自我反思?204、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策略是什么?5、小学数学教师自我反思的一般形式有哪些?四、论述题(第一小题8分,第二小题11分,共19分)1、小学考试就应这样,重点不在于“考”而在于“试”,不应成为甄别与选拔的“考具”,而应成为激励与进步的“试纸”。“考”,有上对下的压力,学生无选择,更多地是被动与紧张;“试”,有下对上的努力,学生有选择,更多是主动和快乐。对这种观点,你认同吗?谈谈你的想法。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要谈谈如何让
7、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20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26分)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3、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4、基础性、普及型、发展性5、全面、持续、和谐6、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7、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路、解决问题、情感态度8、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二、选择题(单选每小题1.5分,多选每小题2分,共25分)1-5、CBDCB6-10、ACBAA11、ABC12、AB13、ABC14、AB15、A
8、BCDE三、简答(每小题6分,共30分)1、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具体要求是什么?(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2)、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4)、重视评价结果的处理和呈现。2、三个“不要”指的是什么?(1)、情节不要太多;(2)、环节不要太细;(3)、问题不要太碎。3、新时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