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测量》ppt课件

《技术测量》ppt课件

ID:40054324

大小:1.27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7-18

《技术测量》ppt课件_第1页
《技术测量》ppt课件_第2页
《技术测量》ppt课件_第3页
《技术测量》ppt课件_第4页
《技术测量》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技术测量》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测量技术基础测量技术基础意义:测量与检测不仅用来评定产品质量,而且用于分析产生不合格品的原因,及时调整生产,监督工艺过程,预防废品产生。测量检测是机械制造的“眼睛”。产品质量的提高,除设计和加工精度的提高外,往往更有赖于检测精度的提高。所以,合理地确定公差与正确进行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实现互换性生产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手段。基本内容概述:检测与测量的意义、测量的基本要素、检测的一般步骤计量单位与量值传递:长度单位及其基准、量块、长度的量值传递测量器具与测量方法:测量器具的分类、测量器具的技术性能指标、测量方法分类测量误差:测量误差及表达式、误差的分类、误差的来源及减

2、小其影响的措施、测量不确定度、测量数据的处理为了满足机械产品的功能要求,在正确合理地完成了可靠性、使用寿命、运动精度等方面的设计以后,还须进行加工和装配过程的制造工艺设计,即确定加工方法、加工设备、工艺参数、生产流程及检测手段。其中,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质量保证措施中的精度检测。“检测”就是确定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过程,即判断产品合格性的过程。检测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定性检验和定量测试。定性检验的方法只能得到被检验对象合格与否的结论,而不能得到其具体的量值。因其检验效率高、检验成本低而在大批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定量测试的方法是在对被检验对象进行测量后,得到其实际值并判

3、断其是否合格的方法。一、测量与检验的概念1、测量:是将被测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测量的具体数值的过程。就是确定被测量量值的过程2、检验:确定被测量是否规定的极限范围之内,从而判断产品是否合格。例如:用塞规检验孔的尺寸:通端过,止端不过为合格1、测量的基本要素“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测量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过程,也就是将被测量与标准的单位量进行比较,确定其比值的过程。若被测量为L,计量单位为E,确定的比值为q,则测量可表示为L=q•E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含被测量、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含测量器具)和测量精度等四个要素。被测量被测量在机械

4、精度的检测中主要是有关几何精度方面的参数量,其基本对象是长度和角度。但是,长度量和角度量在各种机械零件上的表现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表达被测对象性能的特征参数也可能是相当复杂的。因此,认真分析被测对象的特性,研究被测对象的含义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表面粗糙度的各种评定参数,齿轮的各种误差项目,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的独立与相关关系等等。计量单位计量单位(简称单位)是数值为一的的特定物理量。我国规定采用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法定计量单位制”。它是由一组选定的基本单位和由定义公式与比例因数确定的导出单位所组成的。如“米”、“千克”、“秒”、“安”等为基本单位。机械工程中

5、常用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微米”和“纳米”,常用的角度单位是非国际单位制的单位“度”、“分”、“秒”和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弧度”、“球面度”。在测量过程中,计量单位必须以物质形式来体现,量值稳定,能够复现的,传递的。如光波波长、精密量块、线纹尺、各种圆分度盘等。测量方法测量方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量原理,在实施测量过程中对测量原理的运用及其实际操作。广义地说,测量方法可以理解为测量原理、测量器具(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环境和操作者)的总和。在实施测量过程中,应该根据被测对象的特点(如材料硬度、外形尺寸、生产批量、制造精度、测量目的等)和被测参数的定义来拟定测量方案、选择测

6、量器具和规定测量条件,合理地获得可靠的测量结果。测量精度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真值的定义为:当某量能被完善地确定并能排除所有测量上的缺陷时,通过测量所得到的量值。由于测量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过程总是不完善的,即任何测量都不可能没有误差。对于每一个测量值都应给出相应的测量误差范围,说明其可信度。2、长度单位与计量基准在国际单位制及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长度的基本单位名称是“米”,其单位符号为“m”。“米”的定义于18世纪末始于法国,当时规定“米等于经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19世纪“米”逐渐成为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1889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计量

7、大会,从国际计量局订制的30根米尺中,选出了作为统一国际长度单位量值的一根米尺,把它称之为“国际米原器”。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又更新了米的定义,规定:“米”是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s的时间间隔内行进路程的长度。长度量值传递系统:理论上的长度基准,不是在实践中直接应用一般长度量值通过两个平行的系统向下传递量块(块规)和线纹尺。3、长度量值传递系统长度的量值传递量值传递是“将国家计量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值,通过检定(或其它方法)传递给下一等级的计量标准(器),并依次逐级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上,以保证被测对象的量值准确一致的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