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测量基础ppt课件.ppt

技术测量基础ppt课件.ppt

ID:50762621

大小:4.29 MB

页数:55页

时间:2020-03-14

技术测量基础ppt课件.ppt_第1页
技术测量基础ppt课件.ppt_第2页
技术测量基础ppt课件.ppt_第3页
技术测量基础ppt课件.ppt_第4页
技术测量基础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技术测量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章技术测量基础2.1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2.2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2.3用普通计量器具检测12.1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2.1.1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技术测量主要研究对零件的几何量(包括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几何形状和相互位置误差等)进行测量和检验,以确定机器或仪器的零部件加工后是否符合设计图样上的技术要求。2几何量的测量测量是指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几何量测量过程应包括以下四要素:测量对象测量单位测量方法测量精度零件的几何量几何量中的长度、角度单位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3检验与检定检验是确定被检几何量

2、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围内,从而判断其是否合格的实验过程。检验通常用量规、样板等专用定值无刻度量具来判断被检对象的合格性,所以它不能得到被测量的具体数值。检定是指为评定计量器具的精度指标是否合乎该计量器具的检定规程的全部过程。例如,用量块来检定千分尺的精度指标等。42.1.2测量基准和尺寸传递系统1.长度尺寸基准和传递系统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1983年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的决议,规定米的定义为:国际计量大会推荐用稳频激光辐射来复现它。1光速=299792458米/秒,因而,一米是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s的时间间隔内的行程长度

3、。5长度量值传递系统6线纹量具和端面量具线纹量具可读出具体测得值。分为1、2、3等线纹尺,1等精度最高。线纹量具的常用计量器具有游标尺、千分尺等。端面量具没有具体测量值,仅能判断零件是否合格。端面量具的主要量具有量块。7游标卡尺8千分尺9千分尺10角度计量也属于长度计量范畴,弧度可用长度比值求得,一个圆周角定义为360°,因此角度不必再建立一个自然基准。角度传递系统如图所示:2.角度尺寸基准和传递系统113.量块量块是一种无刻度的标准端面量具。其制造材料多为特殊合金钢,形状主要有长方六面体结构,六个平面中有两个互相平行的极为光滑平整的测量面,两测量面之间具有精确的

4、工作尺寸L。12(1)量块的尺寸测量面上中心点的量块长度L为量块的中心长度。量块上标出的数字为量块长度的标称值,称为标称长度。尺寸<6mm的量块,长度标记刻在测量面上;尺寸≥6mm的量块,长度标记刻在非测量面上。13量块尺寸系列及应用量块按一定的尺寸系列成套生产,国家量块标准中规定了17种成套的量块系列。在组合量块尺寸时,为获得较高尺寸精度,应力求以最少的块数组成所需的尺寸一般不超过4块。选用量块时,应从所需组合尺寸的最后一位数开始,每选一块至少应减去所需尺寸的一位尾数。141.005201.286.528.78515(2)量块的精度量块的分“级”:GB6093-

5、2001将量块的制造精度从高到低分为0、K(校准级)、1、2、3共5个级别。量块的分“级”主要是按量块长度的极限偏差、长度变动量允许值、量块测量面的平面度、粗糙度及量块的研合性等质量指标划分的。量块的分“等”:JJG146-2003将量块按检定精度由高到低分为1~5共五等。量块的分“等”主要是根据量块的长度的测量不确定度、长度变动量允许值、平面平行性允许偏差和研合性等指标划分的。16(3)量块的使用和检验量块的使用方法可分为按“级”使用和按“等”使用。量块按“级”使用时,是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为工作尺寸,量块按“等”使用时,是用量块经检定后所给出的实际中心长度尺寸作为

6、工作尺寸。172.1.3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1.计量器具(1)计量器具的分类①基准量具②通用计量器具③极限量规类④检验夹具用来校对或调整计量器具,或作为标准尺寸进行相对测量的量具能将被测量转换成可直接观测的指示值或等效信息的测量工具一种没有刻度的专用检验工具和相应的计量器具配套使用的一种专用的检验工具18(2)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①分度值②刻度间距③示值范围④测量范围⑤不确定度计量器具刻尺或度盘上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量仪刻度尺或度盘上两相邻刻线的中心距离计量器具指示或显示的最低值到最高值的范围计量器具所能测量的零件最低值到最高值的范围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测量值

7、不能肯定的程度192.测量方法及其分类1)按测得示值方式不同分: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2)按测量结果获得方法分: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3)按同时被测参数的多少分:单项、综合测量;4)按被测量在测量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5)按被测表面与量仪间是否有机械作用的测量力分:接触测量与不接触测量;6)按测量精度的因素或条件是否相对稳定分: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等等。202.2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2.2.1.测量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1.测量误差δ测量误差是测得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若以x表示测量结果,Q表示真值,则有δ=X-QQ=X±δ212.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⑴测

8、量器具误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