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050060
大小: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18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缺陷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缺陷分析——基于民营企业的“短寿”引发的思考朱亮(兰州商学院会计学院甘肃兰州730020)[摘要]民营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民营企业存活率低,生命力不强这一事实,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具体分析了民营企业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缺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民营企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民营企业有520.5万户,注册资本高达8.3万亿元,从业人员6927.
2、5万人,对我国GDP的贡献超过50%。这些数字表明: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市场发展,安置失业人员,增加就业机会,方便人民生活,推进技术创新,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有统计表明,我国民营企业普遍“短命”,存活率低,生命力不强,将有60%在5年内破产,有85%的企业在10年内死亡。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更多的是自身管理问题,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致命的缺陷。一、财务管理模式与其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匹配5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确立的制度基础。民
3、营企业在创业初期一般都是家长式的治理模式,即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合二为一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高度集权化的治理模式,在一定时期有其合理性,它可以降低委托代理成本和监督成本,提高企业价值等,但随着企业组织规模的扩大,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家族治理模式会日益暴露出许多问题,越来越不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一方面,过度集中的财权会导致企业内部财务的不透明及财务管理的本质性弱化;另一方面,家庭成员在企业决策和高管层中的比例会随着企业组织规模的扩大而逐渐减少,而核心管理层中职业经理人的比例会随之增加,这些职业经理人越来越多地管理企业日
4、常事务,甚至拥有企业产权,这样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由家庭式会逐渐向现代型转变,与其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也应该发生转变,但许多民营企业在这个转型的关键时期,财务管理模式未能适时变革,这样,为今后企业的长远发展埋下致命的隐患。二、财务控制和监督机制不完善健全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但大多数民营企业缺乏合理、有效的财务控制和财务监督机制。5内部财务控制与财务监督机制的建立。首先,应考虑控制程序的制定,即围绕控制目标,制定多个备选方案,对方案作出评估并选定方案,其次是执行程序,针对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应分为授权、审
5、批、执行、记录、复核等五环节,并规定每一环节的职责应分别由不同部门和不同人员完成;责权分明,合理高效,环环紧扣,执行到位。但只有合理、有效的控制制度,如果没有长效的监督机制,也很难保证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的信息反馈等;而财务监督功能可以根据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在其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审计机构或监事会等形式来实现。监事会的主要职能体现在三个方面:对董事、经理行为的一般监督;对公司财务运行状况的专业监督;代表集团向下属公司派出监事行使出资者监督权并指导下属子公司监事会的监控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要职能在于对经营层实行绩效审计、财
6、务审计、管理审计,并审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审计程序和内部控制制度。如果能引进独立董事并担任审计委员,这不仅可以促进审计的客观公正,强化审计的监督职能,而且从更大程度上维护了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值得注意的是: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不能与其他部门平行,否则,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三、信用差,融资难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良好的商业信用是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是当前商品过剩时期最稀缺的资源,它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关于资金的提供与偿还以及收入与分配的信用关系,是企业在长期的交易活动中对各种显性或隐性契约的忠
7、诚履行形成的、企业5利益相关者对本企业的一种有效认知。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全性,市场中许多资源需要通过信用获取,它可以增强企业对资金的吸引力,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民营企业规模小、资金有限,融资渠道狭窄,难以获得灵活经营所需资金,所以良好的商业信用对民营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它不但有利于企业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延长资金链,而且对企业降低成本与风险,提高核心竞争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风险防范意识淡漠,抵御风险能力差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交易总是不可避免的伴随着风险的发生,随着经
8、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竞争的日益加剧,经营风险、交易风险、信用风险等各种风险随时都威胁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可以说,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应对风险,以及有没有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和严密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应强化员工们的风险意识,及时调整他们适应新环境的知识结构,使他们具有及时捕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