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危害下各类食品的保藏

食品安全危害下各类食品的保藏

ID:40039840

大小:586.5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7-18

食品安全危害下各类食品的保藏_第1页
食品安全危害下各类食品的保藏_第2页
食品安全危害下各类食品的保藏_第3页
食品安全危害下各类食品的保藏_第4页
食品安全危害下各类食品的保藏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危害下各类食品的保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各类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1)食品本身含有或自身变化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2)食品加工、储存、处理不当过程中自身形成的有害物质生物危害危害物理危害化学危害(4)食品加工过程中有意加入的成分(3)外界污染造成危害食品安全的来源及分类食品在理化性质或感官状态上发生的不利改变都称为食品变质。造成食品变质的原因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食品腐败变质是微生物的污染、食品的性质和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主要是1、微生物的代谢活动2、动物及植物组织中固有酶的作用3、化学因素4、物理损伤5、昆虫及其他动物引起的损害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仓库食品就会因受固有酶作用发生陈化;因氧化作用

2、发生酸败;也会生虫或遭到鼠害等造成安全问题。各类食品的腐败变质乳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极易吸收的钙、完全的维生素等,适宜于多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鲜乳及其制品最易受微生物的污染而腐败变质或引起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鲜牛乳中的微生物及其腐败变质奶粉中的微生物微生物引起的炼乳腐败变质现象1、乳及乳制品的腐败变质鲜牛乳中的微生物及其腐败变质牛乳中微生物的污染来源牛乳中微生物的种类及特点鲜乳中微生物的变化鲜乳的净化、消毒和灭菌牛乳中微生物的来源乳房内的微生物污染:在健康乳牛乳房的乳头管及其分支内,常有许多细菌存在,主要是:小球菌属、链球菌属,其次还有乳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初乳弃掉可大大减少细菌在鲜乳

3、中的数量)当发生乳房炎时,牛乳中会出现乳房炎病原菌,如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棒杆菌、埃希氏杆菌、牛型结核杆菌、牛布氏杆菌。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挤奶时和挤奶后食用前的一切环节都可能受到污染,污染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直接受牛舍的空气、饲料、挤奶用具、容器、牛体表面的卫生情况、挤奶工人和其他管理人员卫生情况的影响(见附表)总之,牛乳极易遭受微生物的污染,因此挤奶后须很快进行过滤并及时冷却,否则牛奶很快变质。不同的挤奶条件对牛奶污染程度的比较污染来源遵守卫生条件不遵守卫生条件牛皮肤与毛5020,000空气130挤奶者的手110,000滤奶器1100,000挤奶用小桶701,

4、000,000牛乳中的优势微生物种类鲜牛乳中的微生物优势种类是细菌、酵母菌和少数霉菌。即:乳酸菌胨化细菌脂肪分解菌酪酸菌产生气体的细菌产碱菌霉菌和酵母菌鲜乳变质时的微生物变化抑菌期:鲜乳中含有来源于动物体的抗体物质等抗菌因素,在微生物数量较少的情况下,这种抑菌作用可维持36小时左右(13~14℃),此期为抑菌期。乳酸链球菌:乳中抗菌物质减少或消失后,首先看到乳酸链球菌的成为优势类群,使乳液酸度不断升高,出现乳凝块。当酸度达到一定时,乳酸链球菌的生长也被抑制,不再继续繁殖,数量开始下降。乳酸杆菌期:当pH下降到6左右时,乳酸杆菌开始生长,,当pH下降到4时,乳链球菌受到抑制,乳酸杆菌成为

5、优势继续产酸,此时大量的乳凝块、乳清出现。真菌期:pH值达3~3.5时绝大多数细菌被抑制,甚至死亡,耐酸的酵母菌和霉菌利用乳酸和其他有机酸开始生长,使乳液的pH逐渐降低,接近中性。胨化细菌期:经过以上变化,乳中乳糖含量被大量消耗,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相对增高,分解蛋白质和脂肪的细菌大量生长,乳凝块逐渐消失,乳的pH值不断上升,向碱性转化,并有腐败菌生长(芽孢杆菌属、假单胞杆菌属、变形杆菌属),牛乳出现腐败臭味。鲜乳中微生物的活动曲线pH7.0pH5.0pH3.0鲜乳的净化、消毒和灭菌鲜乳的净化:净化的目的是除去鲜乳中污染的非溶解性的杂质、牛毛、乳凝块,以减少微生物污染的数量。净化的方法有(

6、3~4层纱布)过滤法和离心法。鲜乳的消毒:消毒的时间和温度以消灭结核分支杆菌为指标,常用的方法有:低温长时间消毒法(61~65℃,30分)、高温短时间消毒法(70~75℃,15~16秒)、高温瞬时消毒法(80~90℃)。消毒乳的变质:鲜乳消毒后,残留有耐热的芽孢细菌等微生物,在室温存放时间较长时(24~48小时),仍可发生变质,即首先出现乳液变稠,继而出现乳凝块,再后往往析出大量乳清。消毒乳凝固有两种原因,即微生物的凝乳酶造成的甜凝固,微生物代谢产酸而造成的酸凝固。鲜乳的灭菌:75~85℃预热4~6分钟,通过130~150℃高温2秒,以彻底杀灭微生物奶粉中的微生物奶粉中微生物的来源:鲜

7、乳经杀菌、浓缩和干燥制成奶粉,奶粉的含水量一般5%以下,奶粉中的微生物一方面来源于原料奶的消毒不彻底,一方面来源于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奶粉中的病原微生物:最常见的是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中毒)2、罐藏食品的腐败变质罐藏食品的特性罐藏食品变质的原因罐藏食品腐败的类型腐败变质罐头的微生物分析罐藏食品的特性概念:罐藏食品是将原料经过预处理、装罐、杀菌、密封后而成。因罐内保持一定的真空度,所以合格产品的罐盖和罐底是平的或向内凹陷。罐藏食品的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