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032719
大小:39.0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18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方法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迅速,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感知觉有了充分发展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很快,其准确性、系统性都能够不断地提高。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观察活动,对于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注意水平有限刚刚进入学校,小学生注意的目的性还很低,只能够注意自己感兴趣的对象。他们随着学习活动的进行,注意能够很快地得到发展,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学习活动和教师的要求将注意指向学习对象,注意的持久稳定性和范围都不断地发展。但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注意水平仍然是有限的,需要教师通过专门
2、的努力引起并给与指导。3、不随意记忆占主要地位在小学低年级,不随意记忆占有比较主要的地位。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的随意记忆明显得到发展。但在整个小学阶段,他们的不随意记忆始终占主要地位。4、想象力丰富,但想象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力十分丰富。在他们的头脑中,现实与想象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有时候,他们会由于想象与现实的同一化,导致行为和言语的“不合情理”。如果没有考虑到儿童想象发展的这种特征,会经常在成人眼中被当作“说谎”“欺骗”。对此,家长要充分的理解。想象力是十分宝贵的,是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萌芽,家
3、长应当着力保护和慎重对待。5、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发展。开始时,思维依赖于具体的对象和情境,只能孤立地认识事物的个别特征和表面现象。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活动的深入,他们开始能够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种属关系对事物进行分类,进行简单的分析概括,甚至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等。但从总体而言,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6.情绪情感较稳定且比较单纯:与学前儿童和青春期学生相比,小学生的情绪情感都比较稳定,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甚至能够将真实的情绪隐蔽起来。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情绪情感是比较单纯的。6、
4、自我意识更加明确:与学前儿童相比,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自觉,更加明确地意识到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与中学生相比,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多地依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权威人物的评价——主要是教师和家长。他们十分渴望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肯定,而对于同学的意见则不太在乎。从总体上说,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社会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仍然不够客观、全面,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1、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特点如下:感知觉充分发展,注意力有限,记忆力逐步提高,想象力丰富,但幻想的成分较高,以形象思维为主。2、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协调性。这
5、一时期是发展和谐个性、良好品德和社会适应性的最好时机。3、具有开放性。与同学、老师、亲子的关系融洽,这有利于孩子真实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4、小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可塑性。了解了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家长们又如何有效的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呢?(一)、首先家长要学会与孩子进行沟通。有些家长百思不得其解,觉得自己三天两头和孩子谈话,怎么孩子对自己总是敬而远之,永远像个陌生人?可见,真正有效的沟通不能停留在表面,而必须是心与心的沟通。不少家庭对孩子是:批评多于表扬,禁止多于提倡,指责多于鼓励,贬低多于欣赏,威胁多于启发,命令多
6、于商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孩子处于不被尊重的地位,怎么可能产生真正的心灵沟通呢?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关键要优化亲子关系。家长要主动地把那种居高临下的、专制的、紧张的亲子关系,变成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亲子关系。这种优化过程我建议从这几个方面进行。1、转变观念:一是尊重孩子,把孩子看成是和自己一样有人格的人。二是要有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不要逼着孩子去考100分,而要让孩子有高尚的人格,度过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力的幸福快乐的一生。2、掌握心理学的知识与相应能力:善于了解和理解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由于年龄小,常常会出现
7、与成人不同的看法。能做到理解孩子,就是一个能注意孩子年龄特点善于沟通的好家长。其次,还要注意随着孩子年龄的变化而改变沟通的方法。当孩子幼小的时候,家长更多地要带领他、教导他,而孩子逐渐长大,家长就要更多地与他商量,再大一些,家长则应该学会向孩子请教,主动地和孩子建立朋友关系。最后,还要理解孩子是在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3、建立运行机制:有的家长自己高兴了,就整天和孩子泡在一起;工作忙了,情绪不好,就很长时间不理孩子,这种冷热病,最不利于和孩子建立巩固的联系。因此建议,每到星期六,家长先和孩子一起把一周的功课都复习一遍,洗干净全家
8、的衣服,打扫好屋子。然后静静地坐下来,互相交换意见。4、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父母无意识情绪的流露也会影响孩子的精神面貌。所以家长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对生活的消极和不满情绪,更不要因为生活条件差而争吵,甚至离异;而应当用自己积极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