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

ID:40022077

大小:1.06 MB

页数:130页

时间:2019-07-17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苏轼第一节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第二节苏轼的古文和词赋、四六第三节苏轼的诗第四节苏轼的词第一节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一、儒、释、道融合的人生观: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然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命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补充:熔炼成独具风貌的完整的人生态度。1、顺逆不易的人生追求,一生始终贯穿儒家思想。有着独立不羁,不顾身害的人格操守,真正做到“贫

2、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不合时宜。2、静达圆通的人生观。面对人生苦难,始终以道、释来关照、平衡。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具体:超然通透的时空意识。时间上的变与不变;空间上,心游物外,“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食惠州饭,细和渊明诗。”(黄庭坚)二、创作:黄州、惠州、儋州逆境中的创作高峰(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大文豪。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

3、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宋四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第二节苏轼的古文和词赋、四六一、文学主张:继承:文道并重,推崇韩愈。独创:1、人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2、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比欧阳修(儒家之道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更进一步。二、风格:1、总体风格:自然雄放。自然,渊源于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雄放,渊源于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概。但其风格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

4、变化,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畅达,文理自然,姿态横生。2、极高的表现力。客观事物、内心情思。3、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三、体裁:1、议论文。表现了非凡的才华。A、史论:写作上善于随即生发,翻空出奇,论说技巧极高。早年纵横家气息较浓,又是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B、政论;早年有类似史论的风格,后期则剀切沉着,接近贾谊、陆贽。C、杂说、书札、序跋:更能体现苏轼的文学成就。同样善于翻新出奇,但形式更为活泼,议论更为生动,往往是夹叙夹议,兼代抒清,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比史论、政论更具美文性质。A、史论留侯论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⑵。人情有所不能忍者⑶,匹夫见⑷辱,拔剑而起

5、,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⑸然临⑹之而不惊,无故加⑺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⑻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夫子房受书于圯⑼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⑽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注释①本文为嘉祐六年(1061)苏轼应“制科”时所上《进论》之一。留侯即张良,字子房,他是“汉初三杰”之一,辅刘邦定天下,封为留侯。②节:操守。③这句话的意思是:常人在情感上总有不能忍耐的时候。④见:被。⑤卒:同“猝”。突然,

6、仓猝⑥临:逼近。⑦加:侵凌。⑧挟持者:指怀抱的理想。⑨圯:yí桥。⑩隐君子者:隐居逃避尘世的人。“孺子可教”的典故即源于张良圯上受兵书之事。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

7、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译文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苏轼第一节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第二节苏轼的古文和词赋、四六第三节苏轼的诗第四节苏轼的词第一节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一、儒、释、道融合的人生观: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然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命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补充:熔炼成独具风貌的完整的人生态度。1、顺逆不易的人生追求,一生始终贯穿儒家思想。有着独立不羁,不顾身害的人格操守,真正做到“贫

2、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不合时宜。2、静达圆通的人生观。面对人生苦难,始终以道、释来关照、平衡。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具体:超然通透的时空意识。时间上的变与不变;空间上,心游物外,“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食惠州饭,细和渊明诗。”(黄庭坚)二、创作:黄州、惠州、儋州逆境中的创作高峰(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大文豪。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

3、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宋四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第二节苏轼的古文和词赋、四六一、文学主张:继承:文道并重,推崇韩愈。独创:1、人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2、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比欧阳修(儒家之道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更进一步。二、风格:1、总体风格:自然雄放。自然,渊源于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雄放,渊源于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概。但其风格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

4、变化,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畅达,文理自然,姿态横生。2、极高的表现力。客观事物、内心情思。3、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三、体裁:1、议论文。表现了非凡的才华。A、史论:写作上善于随即生发,翻空出奇,论说技巧极高。早年纵横家气息较浓,又是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B、政论;早年有类似史论的风格,后期则剀切沉着,接近贾谊、陆贽。C、杂说、书札、序跋:更能体现苏轼的文学成就。同样善于翻新出奇,但形式更为活泼,议论更为生动,往往是夹叙夹议,兼代抒清,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比史论、政论更具美文性质。A、史论留侯论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⑵。人情有所不能忍者⑶,匹夫见⑷辱,拔剑而起

5、,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⑸然临⑹之而不惊,无故加⑺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⑻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夫子房受书于圯⑼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⑽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注释①本文为嘉祐六年(1061)苏轼应“制科”时所上《进论》之一。留侯即张良,字子房,他是“汉初三杰”之一,辅刘邦定天下,封为留侯。②节:操守。③这句话的意思是:常人在情感上总有不能忍耐的时候。④见:被。⑤卒:同“猝”。突然,

6、仓猝⑥临:逼近。⑦加:侵凌。⑧挟持者:指怀抱的理想。⑨圯:yí桥。⑩隐君子者:隐居逃避尘世的人。“孺子可教”的典故即源于张良圯上受兵书之事。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

7、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译文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