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1参考答案:

训练1参考答案:

ID:40018897

大小:183.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7-17

训练1参考答案:_第1页
训练1参考答案:_第2页
训练1参考答案:_第3页
训练1参考答案:_第4页
训练1参考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训练1参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启东汇龙中学高三生物寒假作业训练10、参考答案:1.C [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唾液腺的分泌物不是内环境的成分,产物不能直接进入内环境。组织液是细胞间的物质交换的中心媒介。尿液不是内环境的成分。]2.A [图示为体液免疫的过程,Y为抗原,E为B细胞,F为记忆细胞,G为浆细胞,X为抗体,B细胞与抗原结合后,需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增殖、分化;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当同种抗原二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未分化的淋巴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增殖分化出大量的效应细胞,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反应快且强;人为接种抗原,刺激

2、机体产生抗体,这种免疫属于主动免疫。]3.D [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组织细胞,④是淋巴;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产生的胰岛素作用于组织细胞以降低血糖,⑤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随血液流动进入脑细胞内,使得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脑细胞产生的CO2会随血液排出体外,⑤处的浓度低于①处;肌糖原不会分解转化为葡萄糖;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5小时,人体的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葡萄糖的移动方向是③→②→①。]4.D [由图中“丙”的“单进单出”可知丙为淋巴,乙为组织液,甲为血浆,进而可推知丁为血细胞的细胞内液。当过程2和6受阻时,组织液会增多,导致

3、组织水肿。乙酰胆碱经突触前膜释放后进入突触间隙,而突触间隙中的液体是组织液;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尤其是Na+和Cl-)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T细胞和B细胞可以存在于血浆和淋巴中。血浆(甲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乙液)和淋巴(丙液)中蛋白质含量较少。]5.D [从题图中曲线看,基因突变鼠在运动后血糖浓度低,因此可能缺乏胰高血糖素或其受体;而胰岛B细胞受损时,机体分泌的胰岛素减少,会出现高血糖症。]易错警示 不能正确从图中解读出相关信息而出错,实验鼠的血糖浓度比正常小鼠血糖浓度低,误认为是胰岛素分泌过多造成。6.D [由题图可知,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4、b为促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d为肾上腺素,e为抗利尿激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而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水平衡调节中,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且能合成抗利尿激素;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7.C [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自身的癌变、衰老的细胞也能成为抗原。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感应阶段,对部分抗原进行初步处理。抗体主要

5、存在于血清中,在组织液、外分泌液(乳汁)中也有分布。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病。]8.C [题图中⑤是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③是浆细胞,②是B细胞,④是记忆B细胞,①是淋巴因子,与靶细胞接触的是⑦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和抗体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T细胞、B细胞和记忆B细胞均有增殖分化能力;二次免疫时,浆细胞主要由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部分也可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自身免疫病就是机体产生了攻击自身正常结构或物质的抗体所致。]9.D [B细胞经CAV16刺激后分裂、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细胞会迅速增

6、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毒。CAV16侵入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10.D [器官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配型相合,减少免疫排斥反应;手术后患者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免疫抑制剂主要作用于T淋巴细胞,其使用后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反而容易患感染性疾病。]·16·启东汇龙中学高三生物寒假作业11.解析 (1)剧烈运动时呼吸增强,以释放大量能量供应需要,细胞呼吸产生的大量CO2排到血液中使其含量上升,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长时间运动缺氧时,无氧呼吸辅助,产生的乳酸排放到血液中使其含量

7、上升,pH有所降低,但因机体内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而趋于相对稳定。(2)大量出汗失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影响相对较大,因为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钠离子有关,另外蛋白质对细胞外液渗透压影响也较大。(3)大量耗糖导致血糖平衡调节启动,其中既有直接的激素调节,又有间接的神经调节,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而使血糖浓度上升,同时抑制了胰岛素的分泌,维持了血糖的相对平衡。答案 (1)血液中CO2含量上升,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了呼吸运动 升高 降低 产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