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届卢鹤绂论坛主题报告

第28届卢鹤绂论坛主题报告

ID:40006339

大小:6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17

第28届卢鹤绂论坛主题报告_第1页
第28届卢鹤绂论坛主题报告_第2页
第28届卢鹤绂论坛主题报告_第3页
第28届卢鹤绂论坛主题报告_第4页
第28届卢鹤绂论坛主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8届卢鹤绂论坛主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29届卢鹤绂论坛主题报告爱因斯坦与中国学者的交往吴水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所北京100039)摘要:文章由由五个部分组成:一、爱因斯坦与杨振宁、李政道的交往;二、爱因斯坦与周培源的交往;三、爱因斯坦与蔡元培、夏元[王栗]的交往;四、爱因斯坦与魏嗣銮的交往;五、爱因斯坦与其他中国学者的交往。作者认为:第一、爱因斯坦热爱中国;第二、爱因斯坦与同情中国人民;第三、爱因斯坦寄希望于中国学者;第四,中国学者始终对爱因斯坦怀有仰慕之情。主题词:爱因斯坦中国学者周培源蔡元培魏嗣銮杨振宁李政道爱因斯坦是中国学者的朋友,他的名

2、字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广大知识分子所熟悉。他对古老中国的神往,他对中国人民的情感,他对中国众多学者的帮助,都是令人感动而永远不能忘怀的。爱因斯坦两次路过中国,古老而文明的中国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对中国青年寄予厚望,“敢言将来对于科学界定有伟大的贡献。”这里叙述的几位中国学者与爱因斯坦的交往,足以说明这位物理学巨匠是怎样关注中国物理学的发展。今年是爱因斯坦诞辰124周年纪念日,谨以此文对他深深地纪念。一、爱因斯坦与杨振宁、李政道的交往曾与爱因斯坦合著《物理学的进化》一书而闻名的英费尔德(Leopoldlnf

3、eld)这样回忆他:在物理学领域里,我向爱因斯坦学到了许多东西。但是,我所最珍贵的,却是在物理学领域以外学到的东西。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好的人。这样说,也许有点老生常谈……同样,爱因斯坦给中国学者的印象也是如此珍贵、深刻与难忘。[1]1949年,27岁的杨振宁正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当博士后,经常看到爱因斯坦来所看看,但没有直接接触,只是因为“不愿打扰他。”当时,爱因斯坦已满70岁,已经退休,但忙于对哥本哈根派在文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哲学家—科学家》中的批判进行反批判,最后发表了《对批判的回答》。杨振宁称

4、与爱因斯坦有直接接触的是1950年。当时,年仅24岁的李政道进入美国加尼福利亚州伯克莱大学物理系当教员,与杨振宁进行合作,发表了一篇关于热力学和统计力学中的相变的文章。杨振宁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这年2月13日,爱因斯坦发表了电视演讲,反对美国制造氢弹;同年4月,爱因斯坦发表《关于广义相对论》文章。随后出版了《晚年集》文集。然而,爱因斯坦无论怎样忙,依旧对统计力学和电磁力学这两方面的传统物理学非常感兴趣。正如39年后在一篇生动的文章所讲述的那样,“这两方面的传统是他灵感的来源,相变是统计力学中十分重要的现象

5、,所以他感兴趣。”[2]当爱因斯坦的助手考夫曼将杨振宁和李政道的那篇关于相变的文章送给爱因斯坦的时候,爱因斯坦看完很感兴趣,让考夫曼把两位中国年轻的学者请到他的办公室。他们的谈话持续了一个小时。爱因斯坦说英语,但不时夹带许多德语。这给两位年轻人理解德语的含义带来了困难,自然不知道讲了些什么话。然而,爱因斯坦对科学探索的态度、平易近人的作风和对中国学者的情感,都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直到1986年6月4日,身穿短袖衬衣的杨振宁,神采奕奕奕地走进北京科学会堂报告厅,娓娓动听地向研究生讲述几个科学家故事时,还这样评论

6、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物理:最好的评价是深广。”[3]二、爱因斯坦与周培源的交往101936年,正当爱因斯坦与英费尔德、考夫曼合作,研究广义相对论的运动问题之时,中国另一位34岁的教授周培源,利用清华大学休假的机会,来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参加了爱因斯坦领导的广义相对论讨论班,有幸聆听爱因斯坦讲课。对于周培源来说,是何等兴奋啊。早在1926年,周培源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时,就把物理学基础理论最难的两个方面——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和流体力学中的湍流理论,作为自己研究的方向,并在研究一开始就认为在广义相对

7、论引力论中的坐标是有物理意义的。当讨论班开始的时候,周培源几次向爱因斯坦讨教这一困惑自己十年的问题。在周培源看来,既然爱因斯坦本人在1918年引用谐和条件的近似式,求解线性化的近似引力场方程,获得确定的引力波解,预见引力波的存在,为什么不给引力场中的坐标赋予物理意义呢?既然德·东德将谐和条件的近似式改写成数学上严格的表达式,朗曲斯又用这一严格谐和条件的求得静态球对称引力场解,为什么众多相对论学者还都是“坐标无关论者”?在爱因斯坦这位大师面前,周培源将埋藏在自己心中的疑虑连同自己的看法,滔滔不绝地陈述出来。年近60

8、岁的爱因斯坦,为人谦和,慈爱地望着这位中国学者,没有急于反驳,只是默默地听着。因为,除了赞赏这位肯动脑筋的学员外,爱因斯坦始终认为:一个人用毕生的精力掌握了一点真理,如果他见到别人真正理解他的工作,对他的工作感到满意,这就是最好地奖赏。他还认为:理论物理学家站在自然界面前——以及站在他的学生面前时,显得多么渺小啊!正因为爱因斯坦有这样博大胸怀,正因为爱因斯坦对中国人民有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