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艺术学基础知识

【9A文】艺术学基础知识

ID:39987274

大小:163.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7-16

【9A文】艺术学基础知识_第1页
【9A文】艺术学基础知识_第2页
【9A文】艺术学基础知识_第3页
【9A文】艺术学基础知识_第4页
【9A文】艺术学基础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9A文】艺术学基础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艺术学基础知识一.音乐第一章音乐概述(音乐的特性,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音乐,音乐的功能)1.特性:音乐解释: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声音艺术,声音材料的非语义性特征非描绘性艺术,通过时间展开音响构成的各种要素,激发和呼唤听者的情绪,意志,情感。形式的艺术注重形式和结构2.发展进程中的音乐原始时代:萌芽状态的音乐:实用大于审美起源:音乐具有混生性(音乐舞蹈诗歌美术)远古音乐形态:集体歌舞,长篇史诗,对歌,号子等。奴隶社会:音

2、乐功能的变化(等级制度)乐器是王权和财富的象征功能:娱乐性功能,道德教化功能。代表:《诗经》“国风”封建时代:音乐类型和功能多样化音乐艺术成就:音乐各门类分工的细化;专门从事音乐活动的音乐家和表演音乐的场所数量增加。积极影响:音乐生活繁荣,音乐体裁和作品多样化。特殊成果:宗教音乐的发展,寺庙和教堂成为宗教音乐中心。音乐主要创造者:农民和手工业者④工业文明时代:背景:艺术创作的特征:生产力的发展;摆脱神权,尊重人道和个性解放。创造者:市民阶级(表现手段,理论研究,记录与传播方式)特殊成果:20世纪音乐异化现象特征:以新技术和新

3、实验为主(录音与电子技术),颠覆音乐创作基本规律和审美思维。音乐表现可能性与音乐受众迷茫困惑的冲突影响:唱片业发展,音乐物化和工业化生产,推动音乐商品化。总结:音乐全球化和多元化3.音乐功能(认识,教育,审美,实用)认识:音乐认识的过程:认识音响运动——认识民族特色,时代风格,体裁样式,情绪情感——音乐中的音型与现实事物音响特征相似,联想某种现象或生活场景。【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认识功能增强)教育:途径:乐曲表现的情感和情绪感染听众形式:无标题音乐:侧

4、重形式美,通过音乐自身运动展示情感变化。(潜移默化的教化)标题音乐:教育目的性明确,政治,道德伦理教育明显教育功能具有间接性美育:体现:身心愉悦,陶冶情操,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比较娱乐功能和美育功能:娱乐:生理反应和情绪情感表层美育:心理和思想产生美感,审美教育美感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音乐的功能都要通过美育起作用。④实用:应用于集体劳动,工业,商业,医疗等。基础:人的听觉感受能协调和引起人的另一种生理反应或促使人的心理变化。生理学角度:音乐的作用:使人兴奋或安静抑制,运动神经产生冲动或得到平衡。第二章(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和形

5、式要素)第一节声音材料音乐建立于特殊音响——乐音(有规律振动的声音)乐音是构成音乐最主要的物质材料音乐的声音材料来源:1.人声的歌唱2.器乐3.科技的发展,电子合成器,新的录音第二节节奏:音乐的时间通过节奏体现,节奏是音乐的生命。特点:周期性有规律的延续,强弱拍的循环,交替。音乐最基本的要素:音高和节奏不同高度的乐音+节奏=旋律(音乐的形式)音乐的根本:旋律音乐最主要的两种形式: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④曲式:音乐在时间过程中的组织结构乐段:曲式最小完整单位二部曲式:A+B三部曲式:A-------B------A变奏曲式:同一主

6、题旋律不断反复,每次反复都进行变化。回旋曲式:不变主题材料反复+对比性段落奏鸣曲式:三部性结构,呈示——展开——再现(交响曲,奏鸣曲,协奏曲)第三章音乐发展的历史线索(中国音乐,西方音乐)第一节中国音乐历史发展远古【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时间:距今约9000年代表:河南舞阳县出土18支猛禽腿骨制成的笛子特点:原始音乐与生产劳动,巫术相联系时间: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夏代乐舞《大夏》商代乐舞《大漢》周朝:礼乐等级制度音乐教育制度成果:《诗经》:西周初年到春秋500多年音乐作品《楚辞

7、》:楚国音乐作品先秦:1978年出土的战国时期曾侯乙墓编钟二.中古(秦统一——唐代)秦朝:建立乐府,汉武帝时期加强。唐代:代表性音乐体裁:鼓吹乐,相和歌,歌舞百戏建立音乐管理机构:如梨园隋唐:音乐代表:宫廷燕乐代表作《霓裳羽衣曲》三.近古(宋代——明清)宋代:音乐发展中心转移:宫廷——城市宫廷歌曲被戏曲取代宋词:广泛流传的歌曲形式,宋元:说唱体裁:鼓子词和诸宫调戏曲形成(成熟时期):音乐+戏剧元杂剧,北宋南戏明清:明代:地方戏剧兴起:水墨调——昆曲(明末清初衰落)昆曲衰落,梆子腔和皮黄腔18世纪末,四大徽班进京,京剧诞生(以

8、皮黄腔为主)四.近代(鸦片战争——)主要特点:新音乐的产生(催化剂:西方音乐的大量传入)起步阶段:20世纪20年代代表人物:萧友梅,赵元任代表作《教我如何不想他》国乐改革:刘天华《光明行》聂耳:《义勇军进行曲》(九一八事变)贺绿汀:《牧童短笛》(钢琴音乐)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歌剧:《白毛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