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之心肺复苏培训

现场急救之心肺复苏培训

ID:39976407

大小:3.96 MB

页数:67页

时间:2019-07-16

现场急救之心肺复苏培训_第1页
现场急救之心肺复苏培训_第2页
现场急救之心肺复苏培训_第3页
现场急救之心肺复苏培训_第4页
现场急救之心肺复苏培训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场急救之心肺复苏培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场心肺复苏术什么情况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技术,是用于呼吸和心跳突然停止、意识丧失病人的一种现场急救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来向患(伤)者提供最低限度的脑供氧。 (一)心跳呼吸停止的原因:1、各种器质性心血管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肺梗死、肺源性心脏病等。2、各种以外事故:如溺水、触电、电击、严重创伤、大出血、气道梗塞、中毒等。3、其他:手术及麻醉意外、诊断或治疗性操作失误或意外、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等。什么叫猝死?猝死这一概念,近年随着一个又一个名人的去世而逐步走进公众的视线!WHO规定:发病后六小时之内死亡的叫猝死。日本将疾病发作后一周

2、内死亡者称为“暴死”,把24小时内死亡者称为“猝死”。日本中年人的“过劳死”和猝死的比例已占中年男性死亡率的13%左右。人到中年防猝死已成为一个全世界社会性的卫生保健课题!为什么要学习心肺复苏技术中国每年有近百万人发生猝死,因心脏病猝死的有50余万,平均每天1480人,我公司每年猝死的有2-3人。猝死有三个特点:1、死亡急骤;2、死亡出人意料;3、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就是说猝死基本上是没有预兆的。就是几分钟的事,能救过来就救过来了,救不过来,可能一条命就没了!为什么要学习心肺复苏技术心脏性猝死发病非常突然,猝死的发生具有无法预测的特点,绝大多数病例不能提前予以预防。由于猝死事

3、件大部分发生在医院之外或医生视线之外,由于交通及医疗设施条件问题,大多数国家现有急救系统不能及时应对。猝死事件一旦发生,存活比例非常低。西方国家报道院外猝死抢救存活率仅为2%至15%。中国没有类似报告,主要原因是抢救存活寥寥无几,不好意思报道!1960年至2008年,以打开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为其主要特征的三大基础生命抢救技术逐步得到成熟和完善。心肺复苏技术48年里在全世界每年能挽救成千上万名突发性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48年来这套技术已经从医院走向社会,从医生的专利变为普通公民的救命技能。掌握了这套技术,你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救命的使者,同时也有可能成为这套技术的直

4、接受益人!为什么要学习心肺复苏技术人人都应学会现场急救一位医生讲述了一个病例:前年,一个老护士在厨房做饭,突然倒地,呼吸心跳停止,丈夫赶紧叫120,20分钟后送到医院,虽经积极抢救,最后还是没有生还。巧的是,两年前这位老护士的丈夫也发生过猝死,因为她是护士,在打120后,现场进行了徒手心肺复苏,使丈夫起死回生。得知自己的夫人不能生还时,这位丈夫捶胸顿足:“我为什么不学习一下救她的本事啊!”猝死前的先兆有哪些?猝死大多发生在睡眠中、大便时或工作岗位上,但约有1/3的猝死者还是有一些前期征兆的,例如:血压突然增高、心跳加快。心慌、胸闷、大汗淋漓,严重的胸痛或疲乏无力、精神萎靡,剧烈

5、头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当肝病、胃病患者突然出现:口中发甜,发腥,出冷汗,心慌、虚弱、眼前发黑等;当暴饮暴食后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一般治疗不能缓解,血压呈进行性下降趋势等,都是猝死先兆!猝死前的先兆有哪些?据对被抢救过来的猝死病人进行调查:猝死发生前一个月内普遍存在的症状是:一、头痛、眼痛和面部神经痛。二、头晕、眼花、耳鸣。三、肩部酸痛。四、胸痛。猝死发生前,一部分病人可有自觉不适的症状:如头晕、乏力、肢体发麻、出汗、心悸、胸闷及心前区疼痛等,随即昏倒,意识丧失,两手及两臂和全身抽搐,双眼球向上翻,面色青紫或苍白。①心音消失。②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③意识突然丧失或全

6、身短阵抽搐。④叹息样呼吸,呼吸间断,随后呼吸停止。⑤心脏停搏30~60秒后出现瞳孔散大。⑥心电图示室颤或完全停止。猝死症状和体征依次表现为:如何预防猝死对猝死的预防是人们最为关心的内容,这包括:首先应积极防治原有的可能引起猝死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血脂症,体重超重者应适当减轻体重。其次,要祛除引起猝死的诱因,保持生活规律,要有足够的睡眠!不要过度紧张和劳累,不做剧烈的运动,避免大喜、大悲、暴怒;低盐、低糖、低脂肪饮食,绝不要暴饮暴食。此外,还要注意猝死发生前的发生征兆及症状,一旦发现,马上检查身体,调整状态。如已出现猝死,则应分秒必争,立即开始抢救,不要束手等待

7、医务人员到来。猝死的高发人群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的人;明星、老板、过劳人群(体力、脑力、熬夜等);酗酒、暴饮暴食、过量吸烟、生活无规律的人;季节或天气剧烈变化时的老年病人;触电、溺水、中毒等也容易诱发猝死!猝死的高发人群近年死于心脏猝死的名人2009年8月26日,浙江电视台女主播,28岁的梁薇倒在上海出差的街头;2007年7月26日,著名足球教练王洪礼倒在网球场上;2007年6月23日傍晚,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在北京昌平家中猝死;2006年12月20日,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因陈旧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