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959921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6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同步练习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选择题.既能扩大唐朝统治基础又能提拔有才能的“寒门”出身的人做官的措施是( ).三省六部制.科举考试制度.修订颁布《唐律》.均田制和租庸调法.《贞观政要》载:唐太宗曾经说“(一切重要政务)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与事稳便,方可奏行。”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提高进士科地位.颁布《唐律》,约法省禁.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唐太宗的开明政治和贞观年间的一系列制度创新,造就唐朝出现了下列哪些时代风貌( )①兼容并蓄 ②博大开放 ③昂扬进取 ④经济繁荣,无土地
2、兼并.①②③.①②③④.②③④.①③④.右图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唐太宗。他曾经说过:“以史为镜,可见兴亡;以人为镜,可鉴得失。”他在位期间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 )①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励精图治②任用贤臣,善于纳谏 ③戒奢从简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⑤以民为本,慎用刑法.①③④.②⑤.①②③④⑤.①③④⑤.唐太宗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其实质是( ).争取民心,稳定社会秩序.维护正常封建统治秩序.以百姓利益为施政核心.增强国力,恢复社会经济二、非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有一次,唐太宗问几个大
3、臣:“我的才能比不上古人,可比古人成绩大。你们说这是怎么回事?请你们大胆地说,说错了也不要紧。”于是,大臣们说开了。有的说是唐太宗威望高,有的说是唐太宗本事大,说了半天,都是说唐太宗的好话。唐太宗听了,很不以为然地说:“你们说得都不对。我成功的原因有五条:第一,过去的皇帝常常妒忌有才能的人。我不这样,我见了谁有才能就高兴,好像就是我自己的才能似的;第二,我用人都是要用他的长处,避免他的短处,不要求一个人样样都行。第三,我不像有的皇帝那样,对有功的人就喜欢得抱在怀里,对犯了错误的人就讨厌得要推到沟里去。我是尊重有功的
4、人,也原谅犯错的人。”大臣们听了,一个劲儿地点头,觉得皇上说得透。只听唐太宗继续说下去:“第四,过去有的皇帝,忌恨敢说直话的大臣,随便杀害他们。我从来不这样,对说直话的人一向是奖励的。最后一条,过去的皇帝差不多都只重视汉族人,轻视别族的人。我没有这种偏见,无论是不是汉族,我同等对待,所以好些外族都来投靠我。”请回答:()依据材料归纳出唐太宗的人才观。()如何认识这种人才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5、。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其可得乎?”——《贞观政要·务农》材料二 贞观九年,太宗谓征曰:“顷读周(北周)、齐(北齐)史,末代亡国之主,为恶多相类也。齐主(齐后主)深好奢侈,所有府库,用之略尽,乃至关市无不税敛。朕常谓此犹如馋人自食其肉,肉尽必死。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齐主是也。然天元(后周宣帝)、齐主,孰为优劣?”征对曰:“二主亡国虽同,其行则别。齐主懦弱,政出多门,国无纲纪,遂至亡灭。天元性凶而强,威福在己,亡国之事,皆在其身。以此论之,齐主为劣。”——《贞观政要·辩兴亡》材料三 (太宗)又谓曰:“
6、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见其休于曲木之下,又谓曰:“汝知此树乎?”对曰:“不知。”曰:“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贞观政要·教诫太子诸王》请回答:()根据材料一,你认为唐太宗为巩固统治而强调什么?导致了什么结果?()材料二告诉我们魏征对齐国灭亡原因的分析是“政出多门,国无纲纪”,太宗为避免重蹈覆辙,采取了哪些经济、政治措施?()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唐太宗这种认识与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答案. .
7、 . . . .()招贤纳良:用其长而避其短;赏罚分明,宽以待人;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任用各类人才,不偏不倚。()正是在这种人才观指导之下,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人才济济,造就了繁荣兴盛的“贞观之治”的局面,这种人才观对今天各行各业中管理方法、用人艺术也有借鉴价值。.()强调发展农业和人君“简静”。唐太宗在位时,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经济措施: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发展经济。政治措施: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励精图治;完善科举制;慎用刑法,加强中央集权。()
8、唐太宗亲眼看到农民战争亡隋的现实,深刻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