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ID:39955843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16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归省(xǐnɡ)蓦然(mò)吞噬(shì)冗杂(rónɡ)B.抽搐(chù)悲怆(cuànɡ)羸弱(léi)遒劲(qiú)C.瞬息(shùn)娴熟(xián)惬意(qiè)阴霾(mái)D.窥伺(cì)羁绊(jī)颦蹙(cù)怅然(chànɡ)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恐惧屏嶂语无伦次来势汹汹B.诲暗懊悔眼

2、花缭乱家喻户晓C.凛冽默契锋芒毕露一拍即合D.恍惚深邃一反即往锲而不舍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现在他们正在筹划建立更多的场地供学生们踢球。B.我们相信,通过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转变发展方式,过上低碳生活。C.在这片土地上,他像祖辈一样,孜孜不倦地耕耘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田园生活。D.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B.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习,使我们可以从容、镇定地面对这次期末考试。C.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换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D.新形势下的教育就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创造、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B.种菜的乐趣就像苏东坡说的那样:“汲幽泉以揉濯,持露叶马琼根”。C.我们的饺子是亲手包的,亲手煮的,怎能不好吃呢?D.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敏捷的思维,他终于找到了窍门——快速

4、装机法。6.补写出下列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空缺部分。(4分)①《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台湾作家的《》。②她的声音很低,脸紧紧挨着我的脸,神秘地盯着我的眼睛,似乎从那里往我的眼睛里灌进了令人兴奋的力量。她讲得流畅自然,非常好听,每次她讲完了,我总会说:“再讲一个!”“好,好,再讲一个!”“有一个灶神爷,坐在炉灶里,面条儿扎进了他的脚心,他哎哟哎哟地直叫:“‘哎哟,疼啊,我受不了了,小老鼠!’”讲着,外祖母抬起一只脚,晃来晃去,假装非常痛苦,好像她就是那个面条儿扎进了脚心的灶神。上面文字选自《》,文段中的“

5、我”是指。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8分)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   。(《木兰诗》)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人有百口,口有百舌   。(《口技》)③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狼》)④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歌》)⑤春潮带雨晚来急,。(《滁州西涧》)⑥正是江南好风景,。(《江南逢李龟年》)⑦黄梅时节家家雨,。(《约客》)⑧,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8.我们身上有很多美好的品质,如诚实、朴素、善良、勇敢、无私、正直等,要善于发掘

6、和自我肯定。请从中找出一点加以阐发(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9.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3分)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二、阅读理解(42分)(一)古诗文阅读(19分)阅读《春夜洛城闻笛》一诗,完成第10小题。(4分)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0.“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散”字妙在何处?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11——15小题。(15分)【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7、,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节选自《伤仲永》)【乙】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①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②,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8、。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③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节选自《明史》)【注释】①外兄:表兄。②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③南英辈:指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才子”。④经生举业之富:读书人应试诗文的数量之多。1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