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自然辨证法第5讲上

[哲学]自然辨证法第5讲上

ID:39953326

大小:234.5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9-07-15

[哲学]自然辨证法第5讲上_第1页
[哲学]自然辨证法第5讲上_第2页
[哲学]自然辨证法第5讲上_第3页
[哲学]自然辨证法第5讲上_第4页
[哲学]自然辨证法第5讲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自然辨证法第5讲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5讲科学与科学方法论(上) (第二篇第4,5章)萨日娜Email:baosrn@yahoo.com.cn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上讲回顾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讲内容科学的本质科学方法科学问题科研选题1543年,近代科学从自然哲学母体中诞生1543,比利时医学家A.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的结构》出版首次否定盖伦关于血液通过心脏中膈细孔而运行的论点,并作了其他修正,创立近代人体解剖学。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天体运行论》是一本讲述哥白尼天文学说的著作。1506年,哥白尼在回国任教士不久,

2、开始写作《天体运行论》。1512年,哥白尼把他任职城堡西北角的箭楼建一所小型的天文台,用自制简陋的仪器进行天文观测,计算、研究。他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所引用的27个观测数据,大部分是在这里记录下来的。约在1536年,哥白尼写成了《天体运行论》,创立了“日心说”。(地动说)科学的本质与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本质科学概念的历史演变在梵语中,科学指的是“特殊的智慧”在希腊文中,本无科学这个词,但有知识(episteme)一词。在拉丁文中,“科学”一词即学问或知识的意思-Scientia。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哲学家西周首先使用“科学”一词,之后学

3、者福泽谕吉把英文中的Science译作“科学”中国学者将“Science”翻译成“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康有为在介绍日本书目时,首先使用了科学严复在翻译《天演论》、《原富》时,将“Science”译成科学。12世纪宇宙论者威廉,最早尝试给科学定义。“科学是一种知识ScienceisEpisteme”-产生过深刻影响知识是科学的产物-科学不是静态的知识体系,而是动态的创造知识的社会活动技术史研究者C・辛格:“科学是我们精神的主要活动之一”;“科学可被认

4、为是我们用以考虑我们世界的一种方式”;“科学是创造知识,而不是知识本身”科学学创始人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指出:“科学可作为①一种建制;②一种方法;③一种积累的知识系统;④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⑤构成我们的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势力之一。英国科学哲学家查尔默斯在《科学究竟是什么》的专著中,对科学性质的现代观点作了一个简单、明了和初步的介绍,但他对”科学究竟是什么“仍感迷惑”他说只是“始于迷惘,终于更高水平的迷惘”。默顿认为:科学是一个易于引起误解,涵义极为广泛的名词,它通常用来表示:①证明知识可靠性的一种独特

5、的方法;②贮存从应用这些方法产生出来的累积知识;③一套支配所谓科学活动的文化价值和惯例;④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科学的一般规定科学作为一种活动,它表征了人类探索自然的性质、规律的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它表征了科学认识活动的最终成果;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它指科学活动具有自身的职业化的组织研究机构,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作为一种生产力,它表征了人类利用自然、控制自然、驾驭自然的能力;作为一种人与自然的对话,则是指主体的人参与同客体的自然的相互作用,而客体的自然也只有通过主体的人参加的活动来揭示。自然科学的基本特性1、自然科学是一种特殊

6、的社会意识形态自然科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其产品是观念形态的知识系统,因此,自然科学一般被看作精神现象,属于社会意识领域。当然,它不同于社会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一般的社会意识形态。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揭示的是自然规律,它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在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面前,不同阶级的人可以总结出相同的自然规律,形成相同的理论。2、自然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在知识形态上,科学是一般社会生产力当科学进入生产过程,它是直接生产力自然科学作为知识和智力因素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现

7、代科学为日益复杂的生产管理提供了方法和手段,通过科学管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表现为生产效率的提高。科学活动与生产活动相互渗透、相互溶合,使得科学成为现代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因素。科学发展的一般模式一、科学发展的不平衡规律1、科学中心转移论1939年,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最先提出科学中心的概念,认为没有长盛不衰的科学中心。科学中心总是随着民族的经济,文化的兴衰消长而转移的。1962年,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在《科学活动中心转移》一文中运用历史比较法和数量分析法进一步揭示了科学中心转移这一规律性现象。“汤浅”现象如果把一个国家科学成

8、果超过同期内全世界科学成果的25%作为它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标志,那么,自近代科学诞生以来,世界科学活动中心是按以下序列作历史转移的:意大利(1540~1610年)英国(1660~1730年)法国(1770~1830年)德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