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专业调研情况及感想

海洋科学专业调研情况及感想

ID:39929095

大小:78.0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5

海洋科学专业调研情况及感想_第1页
海洋科学专业调研情况及感想_第2页
海洋科学专业调研情况及感想_第3页
海洋科学专业调研情况及感想_第4页
资源描述:

《海洋科学专业调研情况及感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海洋科学专业调研情况及感想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是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海洋中的生物、海底沉积和海底岩石圈,以及海面上的大气边界层和河口海岸带等。  海洋科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其主要内容包括对海洋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的基础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海上军事活动等的应用研究。  由于海洋本身的整体性、海洋中各种自然过程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和主要研究方法、手段的共同性而统一起来,使海洋科学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一、 (1)海洋科技事业在贯彻科

2、教兴国方针中展翅腾飞  1996至2005年,是我国海洋科技事业全面快速发展的十年。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动员全党全社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方针指引我国海洋科技事业展翅腾飞。在海洋调查和科学考察方面,基本完成了我国《第二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为掌握我国近海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为适应《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海域划界和管理的需要,我国首次组织实施了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勘测专项,对相关海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综合数据库,并使

3、我国多波束应用技术和海底勘测研究方面跨入世界先进行列。2000年,我国组织实施了西北太平洋海洋环境调查与研究专项,提高了对该海区海洋环境的认知水平。2003年9月,国务院又正式批准“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目的是进一步查清中国海,为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从1999年起我国已两次开展了北极科学考察,并于2004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黄河站”。北极考察的目的是评估北极变化对我国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并对这种影响进行可预测性研究。2005年1月18日,在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中,内陆冰盖科考队登上南极内陆冰穹A最高点———南纬80°22′

4、00〃,东经77°21′11〃,海拔4093米。这是人类首次从地面到达该区域,至此南极的4个要点全部被人类征服:极点———美国,冰点———俄罗斯,磁点———法国,高点———中国。随后,我国科考人员又采集到了包括火星陨石和月球陨石在内的5000多块陨石,使我国的南极陨石拥有量接近一万块,位居世界第三位。2005年4月至2006年1月,我国首次开展了环球综合海洋科学考察,横跨三大洋,航程43230海里,历时297天。初步圈出富钴结壳的富矿区,在多金属结核合同区开展了环境基线和多金属结核调查,获得了大量的硫化物、微生物、大型生物、沉积物和热液样品,这次环球大洋综合考

5、察在我国大洋科考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海洋基础科学研究方面,海洋基础研究项目一直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已有9项海洋基础研究项目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的支持。先后开展了近海环流、海洋生态系统、海水养殖病害、边缘海形成和演化、赤潮等方面的基础研究,获得一批高水平成果,开创了我国海洋科学发展的新纪元。我国在世界率先破译了对虾白斑杆状病毒基因组全序列,被评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1999年为研究“东亚季风历史在南海的记录及其全球气候影响”,增进我们对季风气候变迁的理解,大洋钻探第184航次(ODP184)在南海执行,进一步缩短了我国海洋地质研

6、究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在海洋科学的国际合作方面,进一步加强了中美、中日、中加、中德、中法合作,同时加强了中韩、中印及中国同南海周边国家的海洋科技合作。至今我国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海洋科技合作关系,并积极参加了全球海洋生态动力学、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全球有害赤潮的生态和海洋学、大洋钻探、国际ARGO等重大国际海洋科学合作研究计划。在海洋高新技术研究方面,先后组织实施了国家863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使我国的海洋技术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推进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海洋监测技术方面,突破了一批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遥感应用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开发了一批

7、关键海洋仪器设备,建立了长江口、台湾海峡海洋动力环境立体监测示范系统及渤海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示范系统,实施了技术成果标准化工程,从总体上提高了我国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在海洋生物技术方面,开展了海水养殖种质的优良化、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等方面的研究。实现了一批优良海水养殖种质的产业化,十多种海洋新药进入了临床研究,获得了一批海洋生物功能基因技术,奠定了我国在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研究方面的国际地位。建立了一批成果转化、中试及产业化基地,促进了我国海洋水产养殖业和海洋生物高技术的发展。在海洋探查与资源开发技术方面,围绕深水海域油气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大洋矿产资源探

8、测以及海底立体探测和成像等方面的关键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