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涧镇仁山阿昌族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简介

漕涧镇仁山阿昌族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简介

ID:39928304

大小:8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5

漕涧镇仁山阿昌族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简介_第1页
漕涧镇仁山阿昌族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简介_第2页
漕涧镇仁山阿昌族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简介_第3页
漕涧镇仁山阿昌族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简介_第4页
资源描述:

《漕涧镇仁山阿昌族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漕涧镇仁山阿昌族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简介一、基本概况漕涧镇仁山村坐落于漕涧镇东南部,是云南省7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阿昌族聚居点的村委会,也是大理州唯一的阿昌族村寨。距漕涧镇人民政府所在地5公里,辖10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1389户、5006人,其中:阿昌族2337人,占总人口的46.8%。全村国土面积40.5平方公里,有耕地4935亩,其中水田3090亩,旱地1845亩,林地41332亩;全村经济总收入817.8万元,粮食总产248.8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25公斤;农民人均收入3040元。村委会所在地海拔20

2、70米,全村最低海拔1900米,最高海拔3400米,属典型的高寒冷凉地区,集偏远、民族、贫困、山区为一体,仍处于解决温饱阶段的低水平发展类型。二、民俗文化云龙漕涧是阿昌族的发祥地,据史籍记载和《早陶墓碑文》的印证,阿昌族属漕涧境内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属于古代氐羌族群中的一支。公元6世纪到7世纪之间,云龙阿昌族部落酋长早概,战胜了其他部落,成为云龙地区各部落的首领。1383年,早纳率领所部阿昌族归顺明朝,明延旨封土千总世袭制。漕涧地区的土司制度历时475年,一直沿袭到清代咸丰年间。现在,漕涧坝子上阿昌族主要集中聚居

3、在仁山村丹梯、赛初、广地和苗丹一带,仁德、大坪、铁厂等地也有分布。4阿昌族自己有喜闻乐见和独具民族特色得各种歌剧。《展现民族风情和历时文化的阿昌族大刀舞》不仅展现省州报端,而且多次到县演出,受到表彰;已有林学贤和张军旗为首的两代传承人。《云龙漕涧阿昌族祭龙神习俗》已列为我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体现阿昌族由渔猎进入农耕时代的《耕田翁》原生态喜剧,深得各地观众赞誉。三、发展现状(一)近年新农村建设成果近年来,仁山村紧紧抓住国家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历史机遇,进一步明确“抓实党建促发展、巩固粮畜促增收、夯实基

4、础重民生,壮大产业兴经济,依托民族创特色,抓牢科教强素质,促进和谐保稳定”的工作思路,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改变农村基础生产生活条件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加大推广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努力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42005年至今,共投入项目扶持资金700多万元,累计实施了21个项目,确保了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截至目前,全村农田水利化程度达80%以上,全村100%的人口和牲

5、畜都饮用上了清洁安全的自来水,户通电率达100%,公路通车里程达25.413公里,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移动信号覆盖全村,共有固定和移动电话860部,60%以上的农户拥有手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同时还建起了村卫生室、文化室及文化广场,并配备了相关医疗设施和文化设施。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81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72元,人均占有粮325公斤。通过项目的实施,阿昌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素质不断提高,全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呈现较快发展,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6、二)2012年工作开展情况2012年,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下,仁山村以“整乡推进”开展为契机,狠抓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步伐。1、总投资98万元,完成了以棕树园、丹梯片区为重点的宜居家园建设,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2、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现订单农业,落实了2000亩四季豆种植目标面积,农户与云龙县阿昌绿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签订了收购合同,种植已经基本完成。进入落实、核实发放补助工作。3、总投资200多万元的仁山阿昌族民族文化广场正在加紧建设,有望于8月底验收完成。4、向上争取资金5万多元修复水毁管道、沟道25

7、0多米,及时解决了全村旱期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和农田灌溉困难问题,得到了群众的好评。5、为辖区仁山完小争取资金12万元,搬迁了中心完小校园内坟墓;修复了丹梯完小危房,净化了校园环境。四、发展存在困难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贫困程度深等方面的原因,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41、新农村建设和民族文化建设缺少有资质职能部门的详细规划和指导,导致布局不合理、建设标准不一。2、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群众增收难问题仍然突出。一是耕作方式落后;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是生产管理水平低;四是农副产品商品率低;五

8、是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低,仍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3、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荒田、苗丰山、岩脚等自然村对外交通条件差,群众出行难,部分村组脏、乱、差现象突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问题未得到完全解决,全村经济发展缓慢。4、全村群众居住环境恶劣,人畜混居现象突出,群众整体素质有待提高。5、群众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村民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居住地处边远偏僻山区,信息闭塞,思想认识落后,自我发展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