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928216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15
《教案2《故都的秋》确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故都的秋》教案一、设计理念《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故都的秋》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可供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二、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阅读鉴赏·写景状物散文”。《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作者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
2、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位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一课时(40分钟)三、学生分析此文本学习主体为高一学生,在知识方面,他们已经学习了多篇写景抒情散文,如《春》、《荷塘月色》等,对写景状物、借景抒情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个性方面,大多数高中生喜欢观察与探究,能言善辩,因此学习本篇文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学生的这一特点便于我开展合作、探究为主题的教学。四、教学目标依据学生个性、教材特色以及新课标所提倡的三维目标并重的教学理念,我
3、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三)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五、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体味情景2.学习课文由故都的秋联系到南国的秋的对比联想。(二)教学难点如何去体会作者通过北平的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来的深远幽思和孤独感。六、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幻灯片七、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一)教学方法:对于教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
4、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这一堂课,在教法上我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讲授法、诵读法、点拨法、探究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二)学法指导:教学相长,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这节课我结合学生喜欢探究新事物的特点,以提升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为目标,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自学自我提升。1.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2.诵读课文,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3.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八、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播放幻灯片图片,内容是四幅截然不同的秋景图学生仔细观赏图片,感受到秋的丰富多彩和富有个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
5、习兴趣,带入学生进入情境讲授新课(25分钟)(1)学习生字词:潭柘寺、一椽、落寞、着衣、平平仄仄、嘶叫(2)简介作者,让学生对郁达夫有初步印象(3)粗读课文,把握文意(4)精读课文,品味意境,给学生分组(六人一组),引导学生找出问题(1)由学生自己查字典,找出生字词的正确读音。请两位学生独处正确读音(2)了解作者郁达夫及写作背景(3)让学生粗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大意及感情基调(4)学生经过精读课文、分组讨论,预设可能会找出以下问题:①作者是借助哪些“形”怎样来表现“神”的?②(1)环节帮助积累词语(2)环节帮助(5)将学生的问题集中,再由学生分组探究,解决问题(6)提出开放性问题
6、,如:究竟是故都的秋只有悲凉之美,还是作者的内心只爱悲凉之美呢?既然故都的秋让作者眷恋不已,那它一定有其美之所在,究竟美在哪里呢?作者为何”悲秋“呢?(5)学生预设答案:问题①答案: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境的宁静,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境的宁静,心的悲凉。)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
7、就是一种悲凉。)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有境地的宁静,情和境的悲凉。)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清、静的淡色。)问题②答案:美在色调,无论是碧绿蓝白,还是淡绿微黄,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如水墨画般的清冷之美,到了极至。作者通过悲秋,是借景抒情(6)这个问题可自由展开讨论,答案也不一定统一。如: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感受到文章无所不在的文化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