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规划环评中的水资源承载力探讨

总体规划环评中的水资源承载力探讨

ID:39925871

大小:5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7-15

总体规划环评中的水资源承载力探讨_第1页
总体规划环评中的水资源承载力探讨_第2页
总体规划环评中的水资源承载力探讨_第3页
总体规划环评中的水资源承载力探讨_第4页
总体规划环评中的水资源承载力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总体规划环评中的水资源承载力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环评中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探讨耿海清 刘杰安祥华蔡斌彬(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100012,)摘 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是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内容,也是判断矿区规划环境可行性的重要依据。但从目前来看,主要存在评价范围确定不科学,水资源需求考虑不完整,数据资料不系统,基本概念把握不准确,对缺水的性质考虑不足等突出问题。为提高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有效性,需根据矿区所在自然生态单元的特点来确定评价范围,科学界定水资源供需指标,提高数据资料的权威性和系统性,建立适用于煤炭矿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充分考虑取水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关键词:煤炭

2、矿区;规划环评;水资源承载力;问题;对策1921年,REPark和EWBurgess在其出版的《Introductiontothescienceofsociology》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承载力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某一地区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主要是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自然资源等因子的配合),人口数量存在的最高极限[1]。1949年,WilliamVogt将“承载力”概念应用到土地的人口供养能力研究,并提出了土地承载力的概念、理论和方法[2]。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新疆水资源软科学课题组开展了新疆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开发战略对策研究[3],并由此开辟了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

3、新领域。从目前来看,生态承载力、土地承载力和水资源承载力,是承载力研究的三大主要领域。“承载力”概念的出现,是人地关系矛盾不断恶化这一现象在学术界的直接反映;是在全球人口压力持续加大,工业化进程日趋深化的态势下,人类寻求可持续发展路径时形成的新视角。“承载力”研究的核心,是通过对资源环境供容极限的推算,来修正目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从目前来看,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流域水资源分配、跨流域调水、水权置换等用于调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层出不穷。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4、。特别在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已经成为城镇建设和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在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首次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升到了法律高度,要求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是论证规划实施是否具有环境可行性的重要依据,在规划环评中居于核心地位。然而,到目前为止,受理论、方法不成熟及数据难获取等诸多因素制约,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评价模式。因此,探讨简单、实用的规划环评水资源承载力评

5、价方法,对于提高规划环评的有效性,更好的发挥环境保护参与国家宏观决策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我国目前已经开展的规划环评来看,主要集中在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开发区规划、港口规划、路网规划等有限领域。其中,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开展最好的一个领域。在国家规划矿区中,已经有超过50个矿区编制了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其数量占了近几年环境保护部组织审查的规划环评报告书数量的近40%。因此,通过总结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改进方法和思路,不仅可直接提高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环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且对于其

6、他领域规划环评中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1水资源承载力的基本概念   水资源承载力是承载力理论在水资源研究领域的具体应用,是度量区域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支撑能力的重要指标。施雅风认为,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某一地区的水资源,在一定社会历史和科学技术发展阶段,在不破坏社会和生态系统时,最大可承载(容纳)的农业、工业、城市规模和人口的能力,是一个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而变化的综合目标[4]。程国栋将水资源承载力定义为:某一区域在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下,考虑可预见的技术、文化、体制和个人价值选择的影响,在采用合适的管理技术条件下,水资源对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发展的

7、支持能力[5]。夏军通过对水资源安全问题的研究,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满足生态需水的可利用水量能够维系该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有限发展目标的最大的社会—经济规模[6]。综上所述,虽然学术界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存在一定差异,但内涵大体相同,均强调在满足生态用水的前提下,区域水资源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撑能力。从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相互支撑和依赖关系分析,区域水循环系统对不同用水类型的供应次序应存在差别,其基本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由于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区域社会系统对水资源的需求具有刚性,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