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课件:第21课.桃花源记

上课课件:第21课.桃花源记

ID:39914928

大小:1.72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7-14

上课课件:第21课.桃花源记_第1页
上课课件:第21课.桃花源记_第2页
上课课件:第21课.桃花源记_第3页
上课课件:第21课.桃花源记_第4页
上课课件:第21课.桃花源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课课件:第21课.桃花源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陶渊明导入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这样的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名族共有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敌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

2、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田园诗派第一人。他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自29岁起,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他不满当时土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仅80多天就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作者简介背景资料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裕的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

3、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游记。字词注音豁然()俨然()阡陌()垂髫()邑人()骥()间隔()问津()叹惋()郡下()缤纷()诣()huòyǎnqiānmòtiáoyìjìjiànjīnwǎnjùnbīnyì通假字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请”,邀请。)1.芳草鲜美2.阡陌交通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5.遂与外人间隔6.无论魏晋(古:鲜艳美丽。今:指食物味道好。)(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古:妻和子女。今:专指男子的配偶。)(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地方。)(古:隔断,隔开。今:距离。

4、)(古:更不用说。今:表条件关系的连词,不管。)古今异义①便舍船,从口入(放弃、舍弃,动词)②屋舍俨然(房屋,名词)①处处志之(作标记,动词)②寻向所志(标记、记号,名词)舍志①寻向所志(寻找,动词)②未果,寻病终(随即、不久,副词)寻一词多义①复前行,欲穷其林(这、那)②既出,得其船(他,代渔人)①见渔人,乃大惊(就,于是)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竟然)其乃①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②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为一词多义词类活用1.渔人甚异之()2.欲穷其林()3.处处志之()意动用法,认为......奇怪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1.判

5、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2.省略句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②便舍船,从口入③初极狭,才通人④问所从来⑤便要还家(应为“小口仿佛若有光”,承前省主语)(“也”表判断)(句前省主语“渔人”)(句前省主语“山洞”)(应为“问之所从来”,省宾语)(应为“便要之还家”,省宾语)文言句式整体感知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舍船从口入,欣赏桃源景。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既说出如此,不复得其路。发现进入拜访再寻桃花源2.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或一句话谈谈你对桃源的感受,并简述理由。精读课文1.朗读描写桃源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优美的句子。外部环境: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6、,落英缤纷。内部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桃源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这里的田池美,你看,土地肥沃,庄稼茁壮成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得......3.桃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哪些人感受到了桃源的欢乐呢?渔人老人小孩大人人与人之间老有所养,丰衣足食和平安乐,无忧无虑免受战乱之苦,安居乐业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受到热情款待

7、4.奇在何处?请你找出相关语句。桃林奇:夹岸数百步,中午杂树。山洞奇:仿佛若有光。且形状也奇;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郎。人奇:种作、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结局奇:处处志之,不复得路;名人访谈,竟然“未果,寻病终。”1.桃源人见渔人后为什么“乃大惊”?2.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3.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4.渔人出桃源,“处处志之”,再往时,为什么会“遂迷,不复得路”?写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