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分析 (5)

教学案例分析 (5)

ID:39914722

大小:1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4

教学案例分析 (5)_第1页
教学案例分析 (5)_第2页
教学案例分析 (5)_第3页
教学案例分析 (5)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分析 (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思想品德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如何处理预设和生成的矛盾[引言]:教师教学目标的预设、备课教案的编写,往往带有经验性和主观性。虽然课前作了一番精心地准备,但出乎意料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在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堂课时,就给我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案例描述]:我在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时,提出了吸收外来文化主要吸收它的哪一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哪些方面还有差距?并要同学们说说理由。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吸收外来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东西;有的认为应该吸收例如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有的认为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时,突然有个同学提出

2、,外国的社会制度也是需要学习的。此言一出,整个教室响起一阵喧哗,有不少同学赞成,也有不少同学反对。这也超出了我课前对教学内容精心的“预设”。一愣之后,我迅速调整了教学过程。我决定临时引导学生进行一场课堂辩论。正方的观点:外国的社会制度需要学习;反方的观点:外国的社会制度不需要学习。首先由正方的王云帆同学发表了观点,它认为外国的社会制度需要学习,因为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那么穷,而资本主义国家那么富裕。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话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同学们开始议论纷纷。有许多同学赞成他的说法,但也有同学起来反驳:中国底子薄,起步晚,所以才这样的,并不是社会制度的问题。另一位同学说:我

3、国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要快得多。还有位同学说:我们只是经济发展的基数小而已,但速度还是很快的……我继续引导同学们辩论,从不断地争论中,大家已经基本明确了我国经济之所以落后的客观原因。可以说,造成我国相对落后的因素很多,有历史的,有现实的,但是在众多因素中,我们只有找到根本原因,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辩论进行到这里,我有抛砖引玉,相学生们提出新的问题:我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不是社会制度?是不是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比社会主义国家富有?同学们又开始了激烈的辩论。这节课虽然没有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但学生真正动了起来,思维活跃的火花在跳动,激情在课堂上点燃。[案

4、例评析]:在上课过程中,我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事,学生的思路与我事先的备课不一致,我该怎么办?顺着学生的思路,估计完不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硬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导至我的备课思路,岂不扑灭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太可惜!实在是于心不忍。当时在课堂上我没有时间也由不得我去多加思考,只是选择的方案印证了我自己一直铭记在心的一句话: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教学过程就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总会存在着很多的“偶然”事件的发生,所以对教师的各方面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高效的课堂生成。同样,如果不重视对课堂生成的有效解决,及时的处理新问题、新情况,按着预设线路

5、一直走到底,那样的课堂虽然是流畅的,但必然是缺乏精彩与活力的。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怎样处理好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预设与生成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就对立而言,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容易被课前细致的预设所束缚,变成机械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教学预设对于教学生成,应像海绵一样虽具有定型,却富有弹性;教学生成对于教学预设,应像风筝一样虽随风飘扬,却心有牵挂。预设和生成是没有轻重之分、优劣之别的,它们都应该为课的“顺利”和“完美”承担责任,都应该

6、在课堂中得到正确的诠释和有效的演绎。我们教师只有在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引导下,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生成作必要的点化,才能实现生成与预设的平衡。首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如此“偶发”事件,有职业敏感性的教师就应当不容迟疑,迅速作出反应,改变原有计划,顺着学生的思路,作出积极的引导,“顺”学生者“昌”。作为教师,只要每节课都能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学生自然乐意提出问题,并主动去探究、解决。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发展,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发展。其次,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差时,教师必须要善于疏导,及时指出学生认识上的缺点,引导学生理顺自己的思维,帮助其端正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的民主

7、,给学生充分反思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活动中提高认识、培养能力。在新课程下,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一棍子吧人打死。教师应当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进行调节,把学生的错误变成可利用的资源,要因势利导,将学生的错误变成课堂上的“点睛之笔”,让课堂呈现出一个不可预约的精彩。另外,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能点燃起争论的“火”,也能控制“火势”,不能漫无边际,更不能影响其他方面,更能适时的“熄火”。否则这样的课堂,老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地位如何体现?活跃的课堂,是思维的活跃,是能力的活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