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蒙氏混龄教育

浅析蒙氏混龄教育

ID:39913193

大小:4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14

浅析蒙氏混龄教育_第1页
浅析蒙氏混龄教育_第2页
浅析蒙氏混龄教育_第3页
浅析蒙氏混龄教育_第4页
浅析蒙氏混龄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蒙氏混龄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析幼儿蒙氏混龄教育唐孝丹摘 要:“混龄班”是蒙氏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最有吸引力的教育组织形式之一。这种教育组织形式使每个年龄的幼儿有更多的机会与不同年龄的幼儿接触与交往,并在此过程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其诸多优势已经过实践的检验。在当前独生子女极为的情况下,我国幼儿园推行混龄教育更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家长的不理解与专家理论支持的缺乏、评价标准的偏差与经费的短缺及我国幼教师资水平偏低与师幼比过高的现实都使混龄教育模式在我国难于展开。努力转变家长观念、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开展实证研究、建设相关课程资源、进行本土化工作等策略将有利于推动混龄教

2、育模式在我国的实践。关键词:蒙氏混龄教育;中国实践;一、蒙式混龄教育(一)蒙氏混龄教育的概念“蒙氏教育”顾名思义是以一位教育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她是意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1986年)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研究与了解,遵守儿童的敏感期,激发儿童潜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独立、自信、专注、创造等能力,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蒙台梭利混龄教育就是指把3~6岁不同年龄的幼儿编排在同一个班级内进行生活、学习、游戏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混龄班”是蒙氏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最有吸引力教学形式之一。

3、这种教育组织形式打破了过去以幼儿年龄为界限的班级组织形式,不同年龄的孩子编制成班,每个年龄的幼儿就有更多的机会与不同年龄的幼儿接触与交往,并且在此过程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蒙台梭利认为,把人根据年龄分隔开来是一件非常冷酷而又不符合人性的事情,对于儿童也是一样。这样也就会打断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使人与人之间无法互相学习。绝大多数学校首先根据性别,然后根据年龄进行分班。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错误,而且是很多罪恶的根源。这是一种人为的隔离,它会严重阻碍社会感觉的发展。(二)蒙氏混龄班的教学内容蒙氏混龄班的教学内容和蒙特梭利教学法的内容一样,都涉及五大领域

4、,这也是蒙氏教育理念的最好体现:1.日常生活(包括照顾自己,照顾环境,基本动作,社交行为,家事应用);2.感官教育(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几何形体、何立体学形状解剖分解);3.数学教育(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建立、数概念建立、数的四则运算、后段的代数分数、平方概念的导入);4.语文教育(包括书写的准备、字母、笔顺的练习,简单的单词、短语、词性的理解);5.自然人文(包括音乐、美术、地理、历史、动植物等知识和能力)。这些内容都是在自由的环境中,以教具、有明确的智力目标活动,以及幼儿的兴趣为基础提供并展示给幼儿的,不是以强迫灌输让幼儿去学习。在蒙氏教育中,教师扮演“导师

5、”的角色,其所作的工作是为幼儿准备环境,具体地讲:一是确保幼儿有自由活动的机会;二是为幼儿提供适合的有秩序的教具;三是为幼儿提供帮助,引导教具操作和活动展开的示范与说明。蒙特梭利教师不再以讲授知识或技能为主。她是以观察与帮助者的身份出现,观察幼儿生命成长的需要及其敏感期的表现,然后提供相关的材料和活动,使幼儿尽量按照其自然发展的内在规律成长。同时教师也是作为幼儿环境的一部分存在,即精神、情感部分的存在。因此,蒙氏教育主张以幼儿为中心,给他们活动的自由、机会、帮助和指导。(三)蒙式混龄班的独特性1、班组设置、配备的独特性同年龄段的幼儿之间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差异,在混龄班级中

6、,这一差异表现更为突出。因此在班级的设置上,我们强调混龄班级应类似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他们像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在一起,以大带小、以强帮弱的氛围更浓。而且,正因为是大家庭的一员,幼儿相对又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和喜好。同时,为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在玩具、材料的提供上有所不同既有小年龄幼儿喜欢的玩具,也有大年龄幼儿喜欢的富有挑战性的智力玩具等。在区域的设置上也有所区别,有幼儿一起生活的地方,如小厨房、盥洗室、午睡室,也有专门为大年龄幼儿尽量为每个幼儿提供适合自己喜好与有效发展的设备、空间,而且在班额量上也少于正常班级的幼儿人数,从而使幼儿之间交往的机会与频率增多。2、混龄

7、班级团体所具有的独特性(1)动态性与同龄班级不同,混龄班级是一个动态的团体,每年都有大龄幼儿毕业离开而又有年龄小的新的幼儿加入。幼儿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在这个团体中的角色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从最初的被照顾,发展到照顾别人,从一个弱者发展到强者。这种角色的变化也使其身份发生变化,而不同的身份促使其不断地适应与接受新的角色。这就是混龄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给幼儿自然创设与增添的新的角色与身份,而这种复杂的热面积关系于动态的角色变化即与现实社会关系相似,又适合了幼儿的承受能力,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环境类似,因而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作用独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