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8)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8)

ID:39910510

大小:4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14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8)_第1页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8)_第2页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8)_第3页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8)_第4页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8)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8)峨眉之巅——林散之书法代表作《金顶》赏析●林散之草书收藏家、林散之草书鉴赏家王罡赏析提要:林散之先生对这幅作品十分满意。真、草、隶、篆皆有,枯、湿、浓、淡并存,气势磅礴似米南宫,骨力雄强如李北海,再加上落款,错落有序,浑然一体,显得更加完美。逸品之作《金顶》先后4次出版,是林散之艺术馆的镇馆之宝。横幅《金顶》,1989年创作,出版在《林散之书法集》、《林散之书画集》、《林散之艺术馆馆藏精品集》、《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尺寸为59×228cm,约12平方尺,落款是林散之,印有“林散之印”(白文)、“大年”(朱文)。水墨纸本,生宣纸,长锋

2、羊毫笔,宿墨,品相十品。正文内容是:金顶。7林散之先生喜欢大山大水,尤其喜欢四川的峨眉山。峨眉山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沉积着滚滚长江孕育的巴蜀文化,是长江上游唯一的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之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金顶是峨眉山的最高峰,海拔为3077米。顶上是个小平原,从前有一座铜殿,在太阳的照射下,光彩夺目,故而得名金顶。登上金顶,顿觉万象排空,气势磅礴,惊叹天地之奇妙。极目四望,茫茫平原尽收眼底,千山万岭,起伏如浪,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大雪山、瓦屋山、贡嘎山历历在目。在金顶还可以欣赏到峨眉山的四大奇景:日出、云海、佛光、圣灯。早在1936年秋

3、,林散之先生18000里壮行时在金顶住过,作诗多首,其中两首诗写的就是金顶。万千幻霞彩,百怪揽神奇。雷雨脚下起,星月头上窥。俯拾云外峰,拳拳念皇羲。忆登太白时,未能尽其姿。1989年,金顶重修之后,峨眉山管理处专门派人到南京,请林散之先生题写“金顶”7二字。林散之先生对金顶有着特殊的感情,虽然当时身体十分虚弱,办了“家庭病房”,医生每天定时给他打针吃药,并要求他不写字少作诗。但是,林散之先生还是高兴地写了。峨眉山管理处计划是把“金顶”二字做成横匾放在金顶房屋上的,所以先生按照他们的要求写成了横幅。“金顶”是用丈二尺的宣纸对裁写成的,每个字两平方尺。后来,管理处

4、改变了计划,把“金顶”二字刻成石碑立于金顶房屋旁边,“金顶”横幅换成了竖排,落款和时间也做了新的排列。观赏游人络绎不绝,人们在赞叹林散之书法艺术之余,争相在“金顶”旁合影留念。这幅作品的内容虽然只有两个字,但是内涵十分丰富。从字形上看,真、草、隶、篆皆有;从墨色上看,枯、湿、浓、淡并存。我们先看“顶”,首先确定“顶”不是草书,因为“顶”没有用特定的符号来代替字的偏旁和字。“顶”的偏旁“丁”是真书的写法。“页”字上的一横,“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是典型的隶书风格,还有“页”中的一撇,也有明显的隶意。“页”中的最后一画又是真书的笔法。我们再看“金”,这个字从总

5、体上看,是草书,特别是“金”的下半部分笔画相连,有减画,是典型的草书。而“金”的中部,笔画均匀,符合篆书的基本特征,因而是7篆书。“金”的最后一画,有隶书的笔意。真、草、隶、篆四种字体融汇在两个字上,经过组合,十分自然、非常协调。此外,这幅作品墨色淋漓,枯、湿、浓、淡十分清楚。如“金”字中的一竖,是浓墨,乌黑发亮,庄重大气。在这一竖旁边的两点,远看也是浓墨,其实是淡墨。如果注意看,浓墨和淡墨比较明显,“金”字上半部分是淡墨、湿墨并生。“顶”字的右边,也就是“页”的中间两横显得特别黑,因为墨中没有水,是枯墨。林散之先生对这幅作品非常满意。气势通贯,浑然一体,整体

6、美感强,气势磅礴似米南宫,骨力雄强如李北海,再加上旁边的落款,显得十分完美。1991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马鞍山视察,来到了林散之艺术馆,讲解员杨羽翎介绍了林散之生平之后,江泽民主席走到这幅作品“金顶”前问道:“这两个字好在哪里?”杨羽翎说:“从字形上看,真、草、隶、篆皆有;从墨色上看,枯、湿、浓、淡并存。”然后一一讲解。江主席听了十分高兴,看着这幅作品称赞说,林散之书法艺术“炉火纯青,登峰造极”。林散之艺术馆在全国文化名人艺术馆中,经中央直接批准的仅此一家。江泽民主席看到陈列的中央批复后,对旁边的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曾庆红说:“你们

7、办了一件大好事!”7然后,高兴地题写了馆名:林散之艺术馆。《金顶》这幅作品现由林散之艺术馆收藏,是镇馆之宝,长年免费供游人观赏。相关链接: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3)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4)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5)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6)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7)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9)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0)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1)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2)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3)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4)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5)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6)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

8、7)7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8)王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