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910073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4
《器乐鉴赏之古琴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器乐鉴赏之古琴艺术摘要:古琴自古以来便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及文人骚客无不对古琴偏爱有加。古琴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自其诞生之日起,许多流传千古的感人故事便相继而生,伯牙摔琴谢知音便耳熟能详。发音细腻含蓄、回旋往复、平和沉稳的古琴,除了供人消遣娱乐之外,更多的是身份和地位的标识。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最正宗、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古琴的发展意义非凡:充分展现古代有识之士的道德情操和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推动中华传统文明的发展;古琴在不同时期,不同朝代的发展反映了当时人民的不同生活状况;古琴在当代的发展,可以推动中华优秀传
2、统文化的复兴,把中华文明完美的展现给世界各国人民。关键词:古琴;发展;文化:意义引言古琴是土生土长的华夏乐器,原名为“琴”,“古琴”是现代人的称法。现代人之所以称之为“古琴”,是因为在古琴产生之后,有很多的其他乐器也以“琴”字冠名(如胡琴、扬琴、马头琴以及钢琴等),为了严肃它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的正宗地位,现在人才把它称之为“古琴”。[1]古琴历经千年而不缀,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成为中国文人直抒胸臆的方式以及怡情养性、励志修心的工具。古琴“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
3、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古琴虽然在古代很受社会人士的重视,但是在当代,相对于流行音乐来说,人们对古琴的了解却显得极为有限,对古琴复兴的意义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尝试从古琴发展的不同阶段论析古琴发展背后蕴藏的社会意义。一、古琴的构造与发展古琴,又名瑶琴、七弦琴,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最初的琴只有五根琴弦,故称五弦琴。汉魏时期,是古琴曲创作的鼎盛时期,古琴在此时期也得到了重大的发展,古琴的形制也基本稳定,后代所用的古琴皆以此为本。古琴一般长约120公分,宽约420公分,面板多为平面。古琴除了常听到的七弦十三徽之外,还有面板、底
4、板、音梁、音柱、弦轴、琴弦和琴脚等主要部分构成,[3]结构复杂,想要准确的把握古琴的每个发音,没有一两年的功夫很难下得来。正是由于古琴操作起来相当麻烦,所以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当代,古琴都很难得以普及。古琴结构和记谱方式的复杂性决定古琴的指法和演奏方式也必定复杂化。古琴的演奏以左手按弦取音,以右手弹弦出音。左手按弦主要调整音色的差异,按弦技法会对按弦的力度造成影响。右手的弹弦主要是调控古琴发音的振幅和强弱。右手弹弦的变化较大,弹弦时亦有手指与手指之别和指背甲弹与指面肉弹之别。[4]古琴演奏指法如此的复杂,这就要求习琴者拥有超凡的毅力和良好的手指协调
5、能力。这对古代小农经济中以吃住为主要追求的社会下层人民来说,用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这些“无用”的音乐,还不如到自个田地里多除几根草,多杀几条虫来得实在。二、古琴中的中华文化儒家文化提倡礼义仁信等重视礼乐的教化作用。孔子曾向师学过古琴,还道出:“安上治民莫善于乐,移风易俗莫善于礼”,充分体现了“乐”的重要性。许多士人更是重视古琴,倾其一生习琴自娱修身养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琴人,并有许多珍贵的名曲流传下来,而道家,佛家也不乏善琴能乐之辈,故我国古代琴界兴盛,佳作不断。为什么古琴音乐如此吸引人?它有何渊源?它与传统文化有何关联?桓谭《新论琴道》日
6、:“昔神农氏继伏羲而王天下,远取诸物,于是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蔡邕《琴操》日:“昔伏羲竹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从古人所载文书来看,古琴确实与士人联系密切,并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审美性,修身性。君子士人重视古琴音乐,那儒家更是推崇它,将礼乐视为实施教化、推行王道的重要手段,《礼记·乐记·乐本篇》曰:“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礼记·乐记·乐施篇》则说:“乐也者,圣人
7、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着其教焉。”等等。孔子因而高度称赞:“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4以史为鉴,可明得失,史实可以对上述文献予以传证:殷商时期,纣王暴虐淫逸,不思仁政,国力衰微;西方的周族在文王的领导下,推行礼乐,实施德政,终于在武王时期大败商朝,夺得正统地位。文武二王以礼德安邦治民,用琴乐移风易俗,遂成开国明君;三国诸葛亮,尽心辅佐蜀汉二代君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凭忠义之心为支撑,以礼乐为修养,才有如此功绩,由此可见,礼乐不仅对士人对儒家,还对国家民族有很大的裨益,所以孔子才说:“安上活民莫善于礼
8、,移风易俗莫于乐”,无怪乎千百年来琴人众多,名作不绝了。(三)古琴文化传承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古琴文化的现状一直令许多人担忧,古琴文化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