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1)

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1)

ID:39908557

大小:4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7-14

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1)_第1页
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1)_第2页
资源描述:

《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掌握康乾盛世、明清对外贸易商业发展、重农抑商政策、文字狱、鸦片贸易等基础知识。2、通过同时期东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对比,理解盛世后危机出现的必然性。【知识梳理】(同学们时间15分钟哦,努力,加油!明清经济的发展1、从________到清前期,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立空前强盛,史称“_____________”。2、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十分兴盛,___________未能完全阻止对外贸易的发展。3、明清时期,商业也很发

2、达。安徽、山西等地商人资本雄厚,形成_________.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1、明代中叶以后,人口__________性增大,传统的农耕社会开始发生变化。2、明末,______地位提升,列在“士”之后,位置升到第二。西方列强挤压下的危机1、康乾盛世时的帝王对世界发展的历史性大变动毫无认识,对外_________,对内坚持“___________”政策,压制打击工商业,鄙薄科学技术,严重摧残近代化因素的萌芽。2、英国19世纪初推行罪恶的___________后,中国陷入更加深重的危机。3、明中后期以来经济、社会、思想文化方面的变化,显露出的征兆,这些因素的发育成长,

3、带有的趋向。【合作探究】(各位童鞋们,你已经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相信自己,时间10分钟)“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1、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赞美的是哪个时期的中国?他为什么这样赞美中国?2、明清时期出现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请列举其表现。当时的统治者是如何把握这一趋向的?结果怎样?我们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课堂自测】(时间20分钟,提前恭喜各位同学,本课的知识你即将全部掌握)1.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是()A.文景之治B.康乾盛世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2.到1800年(乾隆年间)我国人口增长至()以上.A.1亿B.2

4、亿C.3亿D.4亿3.1700~18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的位次是()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五4.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达,商人资本雄厚,除安徽形成商帮外,还有()A.陕西B.山西C.山东D.江西5.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货币之一是()A.扇贝B.白银C.银票D.黄金6.采用计时或计件发给“工价”的雇佣劳动方式,最早出现在()A.广东B.北京C.江南D.山西7.假如你是清朝雍正年间的一位山西人,比较聪明能干,你最有可能去()A.经商B.当差C.读书应试D.当地主8.明清时期,中国面临的主要危机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可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9.阅读下列材料

5、:清朝统一台湾后,曾开放四个海港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由于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清政府只留广州一处海港通商,关闭了其他海港。请回答:(1)清政府后来的政策是什么?(2)从材料中分析,清政府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3)这种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