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道德规范法规化

浅议道德规范法规化

ID:3990557

大小:147.6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26

浅议道德规范法规化_第1页
浅议道德规范法规化_第2页
浅议道德规范法规化_第3页
浅议道德规范法规化_第4页
浅议道德规范法规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道德规范法规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浅议道德规范法规化□王云骏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规范性是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本文试图从理论的层面讨论道德对行为的约束机制,分析其对社会道德生活干预的实际效果,从道德意识生成继而调整人们行为的一般规律入手,阐发道德规范法规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企望引起道德建设工作者的重视,从而为探索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可操作途径提供启示。一(一)道德评价效用如何是衡量道德约束力强弱的尺度所谓道德评价,就是指人们在道德生活中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对自身或其它个体和群体已经发生的行为以及其它道德

2、现象所作的善恶性质及价值的判定。人的行为是广泛而多样的,有经济行为、政治行为、法律行为、艺术行为及日常生活行为等等,各种社会行为都是特有的评价活动的对象,而道德评价的对象则只是人们的道德行为和其它道德现象。社会性道德评价及其效用是衡量一个社会道德现象之强弱和道德约束力之大小的一个外显的尺度。道德评价正是通过赞扬和谴责、鼓励和批评、示范和劝阻、以肯定或否定某种行为的方法,约束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纳入道德所要求的轨道,并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是道德评价的三种主要形式。社会

3、舆论反映整个社会对人们行为的一种监督,具有明显的行为约束的优势。正确的舆论之所以有力量,在于它表现着社会发展对人们道德品质的客观要求,表达着社会和集体中绝大多数人的愿望和意志。所谓“舆论的谴责”和“舆论的压力”,说的就是舆论的作用。传统习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形成的由于重复或沿袭而巩固下来的牢固的成见。因为它有着源远流长、时代久远的特点,特别是它总是和民族情绪、社会心理交织在一起,成为民风民俗,它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内心信念是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唯一精神力量,它是道德评价中最重要的力量

4、。内心信念通过良心来起作用,良心就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良心会给予自己道德的行为以肯定和赞赏从而引起情感上的满足,给予自己不道德的行为以谴责,使自己羞愧、反省、感到折磨和内心恐慌。良心的内在性正是道德约束力的源泉,说到底,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在道德约束中的作用也是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实现的。总之,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构成了道德评价的社会能力,是行为道德与否的“外来压力”,内心信念则反映了道

5、德的自我约束能力。对自我的行为具有“内控作用。”(二)道德评价对道德生活的约束效用不容乐观。我们常常把道德评价比喻为“道德法庭”的“审判”,虽然就科学性而言,这个概念很不准确,但用来借喻外在道德批评对个人的规范约束作用,确有其贴切之处。“人们之所以这样做·45·而不那样做,并不是出于对法律的畏惧,而是出于对同伴舆论的畏惧。”赫胥黎这句话反映了道德法庭的威力所在,法庭的审判权力是受到法律保障的权力,而道德法庭的权力则存在于人们褒荣贬耻之中。然而遗憾的是,这个历史上无处不在的“法庭”今天正渐渐失去它

6、的威严。无论是社会舆论、传统习惯,还是人的自律精神,都未能在促进道德进步上充分展示它的力量,相反,道德评价机制的不正常运转,正严重困惑着我们的道德生活。首先是社会导向莫衷一是,舆论监督软弱无力。这里不仅仅是指广播、电视和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体对道德思想、道德现象的宣传不力,或是不切实际,或是不加褒贬地宣传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或是干脆回避道德问题,即使在人群内部,在人与人之间也缺乏道德化的规劝、赞美、贬斥。昔日在团体内部曾经起过作用的道德化批评、在家庭内部和朋友之间的道德劝诫也消失了。在人的评价标准上

7、,重能力、轻道德取代了“德才兼备”。其次,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儒家伦理和以儒、道、释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家族道德、市民道德、行为道德、集团道德等老传统,由共产党倡导和宣传的“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如利他主义、集体主义、大公无私、爱国主义等新传统也未能很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而且,传统道德破碎之后,并无适合新时期的道德体系取而代之,人们的道德行为出现茫然、无序和困惑。最为严重的是,人们自律精神的丧失。鲁迅先生曾说过“: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正是国人要面子、怕丢人的心态,筑起了人们抵御恶

8、之诱惑的心理防线。羞耻心虽与我们所期望的道德认识尚距甚远,但它毕竟是来自人内心的一股激情,成为保障道德生活规范、有序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知耻近乎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道德的行为伴生着无耻的心态,势必为不道德的风气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说,腐败现象决不是实行市场经济以后才有的,但过去的腐败还限于个人的偷偷摸摸或一小撮躲在见不得人的阴暗角落密谋策划,不善固然不善,却还未尽无耻。然而,今天的腐败者却堂而皇之寻找借口,什么“辛苦一辈子,总得有报偿”、“只吃不带,政治挂帅”,那些“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