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905023
大小:4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4
《第20课《山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山市(清)蒲松龄课型:文言文讲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2、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并能根据文字想象画面。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情感态度价值观: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并能根据文字想象画面。教学难点:文言文实、虚词的掌握。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海市蜃楼图片)、实物投影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导语: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
2、地区,经常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事物的影像,古人无法解释,误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因此,就称为“海市”或“海市蜃楼” 。这种现象,有时人们在山区也可以看到,人们就称之为“山市”。可是这种美丽神奇的自然现象却好多年都难得一见,多数人一生都无缘看到。幸好清代有一位写狐写鬼的文学家蒲松龄,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描绘了一次这样的景观——山市(山市蜃楼),弥补了我们不得一见的遗憾。今天,让我们走进《山市》这篇课文,通过文字描述来欣赏一下这种奇特的景观。2、文学常识:4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
3、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但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才补为贡生。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志异》,共收录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记特写、随笔寓言等,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构思奇妙,语言生动。二、整体感知,串讲课文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标划生字词。2.学生自由朗读2-3遍,力争读得声音饱满,自学课下注释。①通览全文,了解全貌②逐词逐句,通懂其义,直译即可③带领学生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语,明确重点。对以上方法加以解释指导,引导学生懂得好文不厌百回读,在诵读中理解,书
4、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多诵读的道理。引导学生“初读通语句,再读明大意,三读有感悟,四读品内涵,五读得启迪”,在诵读中展开联想和想像。三、小结:四、作业:1、完成《山市》译文2、熟读课文,在笔记本上列出文中山市的发展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默写重点字词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同学之间相互质疑,相互解答;教师适时点拨,并加以补充)二、理解课文:1、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画下能解决的句子。2、四人小组交流疑难句子,合作解决。(未能解决的全班交流)3、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叙写的?找出相应的词语并作解释。以时间为线索描写山市的变化,词语是:
5、“无何”,不久,不一会儿;4“未几”,不久;“忽”,忽然;“既而”,不久;“逾时”,过了一段时间;“倏忽”,突然。“遂”,终于,最终4、山市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初起阶段,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山市结束5.结合课文分析,用自己的话再复述山市变化的过程。6.这样的美景,古人却给它起了个瘆人的名字“鬼市”,为什么?回顾课文内容,答案即结尾的一句,现代文的意思大体为: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7.山市或海市形成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6、?(可以查阅资料)是大气层中的光线因折射而形成的幻景,是一种奇异的自然现象,需要在特定的大气条件下才能出现,一般很少见。8、想像一下,山市是怎样一幅神奇的画面。三、学习小结课文以时间为序历历如画地再现了山市从生成到消失的过程,作者选用精练生动的词语分三个阶段进行描述。文章结构紧凑,首尾呼应。无论是整体勾画,还是局部细描,都引人入胜,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四、作业:1、“学探诊”第二十课2、复习重点字词及翻译,下节测验。3、选作:绘画好的同学展开想象,画出“山市”的发展过程,下节展示。4、选作:请学生查阅资料后给蒲松龄写一封信,解释“山市”的科学成
7、因。4板书:山市蒲松龄(清)时间:无何→未几→忽→既而→逾时→倏忽→遂过程:孤塔→宫殿→城郭→危楼→常楼→高舍→如拳如豆→(初始)(发展)(高潮)不可见(结束)结论:变化迅速鲜有发生课后小结: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