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893692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14
《围棋是竞技还是文化 中国四代国手说法不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围棋是竞技还是文化中国四代国手说法不一 劫征 年复一年,北漂的棋童执着追寻职业棋手的梦想,年少的心灵提前体味残酷的竞争,正因为如此,当他们幸运跨入职业门槛后,争夺胜负的意识变得更加强烈,催生了90后的世界冠军,令棋坛有“90后来势凶猛”一说。然而,琴棋书画,源远流长,围棋更是文化的传承,在胜负之外提升文化修养,做内外兼修、全面发展的高手,更值得世人尊敬,就像写得一手好字、能写出文学奖作品的泰斗陈祖德一样。现代围棋,不可避免要在竞技和文化间挣扎,作为棋手又如何看待?成都商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四代棋手代表人物。 博弈 50后聂卫平[微博]: 做好人才能下好棋做好人的前提是有文化
2、 上世纪80年代,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连胜刮起“聂旋风”,激励一代人,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棋圣”称号。聂卫平曾跟成都商报记者说:“‘棋圣’只有一个,但‘棋圣’不好当。不论下棋、做人,都要有‘棋圣’的风范。”如今,聂卫平早已退出围棋一线赛事,但他对围棋的评论仍是字字珠玑,在棋界可谓一言九鼎。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内外兼修、全面发展的围棋高手?聂卫平有自己的高见。 聂卫平说,近几年中国围棋成绩提高很快,尤其是90后棋手来势凶猛,甚至能拿世界冠军。“但作为他们的前辈,他们的老师,我认为他们还需要修炼,我们不能光看表面成绩。我当年下棋时还没有职业化,一直读完高中,才专心下棋。而现在这些
3、90后的小孩,七八岁就进入围棋世界,小学读了一两年,就不再读书了。这并非正常现象,从长远来看,对一个人的发展没什么好处。” 围棋界不断涌现新人,出现新的世界冠军,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缺少大师的年代。棋盘上不断制造“棋匠”,而非大师。对此,聂卫平表示要成为大师不仅需要成绩,更需要积淀,要达到大师的境界和修为并非一朝一夕。聂卫平认为棋手最重要的素质是做人,“我一直强调,做好人,才能下好棋。做好人的前提是有文化。我们的年轻人,不光是棋手,只知道自己有各种各样的权利,却不关心身上肩负的义务,不了解他生来就对这个国家有一种天然的责任。” 在中国棋界,年轻棋手都期望能够拜师聂卫平,“聂门
4、”也是人才辈出,有常昊[微博]、古力等世界冠军。聂卫平说,收徒首先就要看其品行,“行不端,坐不正,我是肯定不收的,这样的人我想也不会下出好棋,更不会成为内外兼修、全面发展的棋手。” 70后常昊: 年纪渐长才慢慢理解围棋内涵 世界冠军常昊是中国70后棋手的代表,也是聂卫平的高徒。常昊表示:“现在围棋的竞技性越来越浓,不管是专业棋手还是普通爱好者,都比较强调它的竞技性,所以使得它的文化性降低了。”常昊也曾思考,为什么日本能够出现优秀的围棋记者,对围棋人物的描写非常精彩。但现在生活节奏变快,使得相关围棋的文化作品也不如过去吸引人。“现在棋手下棋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很大差异,那时候
5、一盘棋下很长时间,现在由于文化多样性,围棋强调如何吸引观众,在快节奏的社会,一件事放得太长就没人关心了。” 常昊认为,围棋技术的提高,需要的时间不是很长,但若要营造浓郁的围棋文化、厚重的围棋积淀,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围棋不能太注重竞技性,因为竞技性带来的两极化不利于围棋的长期发展。 常昊年少成名,但有过世界大赛“六连亚”的悲情,并最终拿到三个世界冠军,期间对胜负的体味颇为深刻。常昊坦承,自己相比过去水平其实差不多,但对围棋的理解多了一些,棋下得更全面一些。“过去我下棋强调竞技性,因为都是在比赛,而现在下棋的时候已经有些淡化竞技了。” 80后李喆[微博]: 不甘心只会下棋所以
6、去北大读书 中国围棋有“豹一代”之说,指以朴文垚、陈耀烨、周睿羊[微博]、古灵益[微博]、李喆等为代表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知名棋手。在这批棋手中,1989年出生的李喆成绩不算最好,但却是独特的一位。李喆出生于书香门第,父母是大学教授,他从小成绩优异,但在学业和围棋间最终选择了围棋。 李喆比同辈的棋手更爱读书,尤其是哲学书籍,棋手们送他“哲学家”的外号。不久前,李喆在下完围甲后匆匆赶回北京,参加新生报到,成为了北京大学2012级新生。李喆说:“十年从围棋的竞技层面我学到很多,但围棋之外得到的太少,不能满足我的求知欲。北大是汲取知识和精神养分的绝好平台。”与很多运动员不同
7、,李喆读书并非“玩票性质”,而是全日制住读,这或多或少会影响他的职业比赛。“成了学生,不能总是逃课比赛,对局数量肯定会有所下降。”李喆说。 除了哲学课,中国古代文化是李喆喜欢的课程。李喆坦承,在这里面学到了更多围棋的文化内涵,比如中国上古文化流传的“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一说。“尧为什么要造围棋?就是希望儿子丹朱学到更多的本领,但没有传位于丹朱却值得回味。后来的舆论认为是丹朱不贤,所以尧没有将帝位传于他。果真这样吗?结果很难说,身处统治地位的舜极可能是这种舆论的制造者,毕竟历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