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物理实验31774new

近代物理实验31774new

ID:39887497

大小:2.05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7-14

近代物理实验31774new_第1页
近代物理实验31774new_第2页
近代物理实验31774new_第3页
近代物理实验31774new_第4页
近代物理实验31774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代物理实验31774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近代物理实验G-M计数器及核衰变统计分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目的⒈掌握G—M计数器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⒉了解和测量核衰变的统计分布。实验仪器G—M计数管、408定标器、示波器、前置放大器、铅室、放射源实验原理G-M计数器G-M计数器是探测放射性的简单常用的设备。它通常由G-M计数器、前置放大器、定标器和高压电源组成,见图1。图1G-M计数器实验原理G-M计数管的结构G-M计数管有各种不同的结构,最常见的为长圆柱型γ计数管和钟罩型β计数管见图2,它们都由圆筒状的阴极和装在轴线上阳极丝共同密封在玻璃(或金属)管内而组成。管内充以一

2、定量的惰性气体(氦、氖等)和少量猝灭气体。β管装有薄云母窗,目的在于让β粒子易于穿入。图2G-M计数器管结构实验原理计数管的工作原理:进入管内的带电粒子,直接使气体电离,变成电子和正离子,称为初始电离。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向阳极快速运动,下离子向阴极缓慢漂移。当电子获得足够动能时,也引起气体电离,称为次级电离。由于阳极附近的电场特别强,次级电离在阳极附近象雪崩一样发展,产生大量的电子和正离子。这种过程称为汤森雪崩。由于雪崩中还会有许多激发态原子,它们通过发射紫外光子退激到基态。这些光子与金属丝或管壁相互作用,可能产生光电效

3、应,发射出来的光电子将和初始电子一样,产生的新的雪崩。结果,雪崩沿阳极左右扩展到整个灵敏空间。这种过程称为链式雪崩。实验原理链式雪崩主要发生在阳极附近,所产生的电子立即被阳极收集,剩下大量的正离子包围整个阳极丝,称为正离子鞘,使阳极附近的电场急剧下降,雪崩自动停止。如果外加电压固定,不论初始电离是多少,最后总电离对数大致相同,约108~109对。正离子退到阴极附近,夺取阴极上的电子,又变成了中性原子,管子恢复原始状态。在电子和正离子向两极运动期间,会在阳极上产生感应电荷,使阳极电位开下降,形成负的脉冲信号。当正离子全部变成中性

4、分子后,阳极电位停止下降。此后,高压经电阴R向阳极充电,使阳极逐渐恢复到初始电位,形成一完整的脉冲信号。在理想情况下,每人射一个粒子,就输出一个电压脉冲,一一对应。因此,G—M计数管可用来记录粒子的数目,即测量放射性强大。实验装置实验内容1、认识线路。将高压细调电位器调至最低,反复练习定标器的作用。接通定标器电源开关和高压开关,按计数键,使定标器处于计数功能,缓慢右旋高压细调电位器,观察数码管,刚出现计数时即为阈电压VA,借此判断计数管类型,并确定出工作电压VO,作出记录。2、测坪曲线工作选择置于半自动,每次测量1分钟,每次增

5、加20伏,测量次数不超过12次,发现连续放电立刻降低高压。实验内容3、观察死时间计数管输出脉冲送到示波器轴入,接通示波器电源开关。轴选择置于扫描,扫描时间置于3,1µs/cm,扫描微调于中间,触发选择置于内一,轴选择置于1M,轴衰减置于3,轴增幅置于中间,调节X轴移位,和轴移位,寻找波形。把定标器高压电源调到计数管的工作电压位置,反复调节示波器的稳定调节和触发增幅两个旋钮,可找出如图四的脉冲波形。将时标(µs)改掷到10µs。由此可计算出死时间。实验内容4、统计测量调节放射源与计数管的距离,使每次计数大约在20~

6、30范围内。做m=100次的重复测量,把相同的N值归为一组,令每组Nί值有ί个则总计数为∑N=∑ίNί5、测量结果的表示插入放射源,测1分钟源加本底计数nc。取出放射源,测1分钟本底计数nb。给出测量精确度Ea1%,计算测量时间T。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