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糖的分解代谢

生物化学--糖的分解代谢

ID:39850136

大小:2.66 MB

页数:117页

时间:2019-07-13

生物化学--糖的分解代谢_第1页
生物化学--糖的分解代谢_第2页
生物化学--糖的分解代谢_第3页
生物化学--糖的分解代谢_第4页
生物化学--糖的分解代谢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糖的分解代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物产业学院Chapter2糖的分解代谢葡萄糖酵解途径丙酮酸有氧无氧H2O及CO2乳酸或乙醇糖异生途径乳酸、氨基酸、甘油等糖原肝糖原分解糖原合成磷酸戊糖途径淀粉消化与吸收(TCA循环)核糖+NADPH+H+?多糖的酶促降解?糖酵解(EMP)?柠檬酸循环(TCA)?磷酸戊糖途径(HMP)葡萄糖其他代谢途径糖的代谢第一节多糖的酶促降解一、多糖的概述1、淀粉淀粉支链淀粉:直链(α-1,4糖苷键)支链(α-1,6糖苷键)直链淀粉:α-1,4糖苷键2、糖原3、纤维素是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β-1,4-糖苷键

2、构造单位均为葡萄糖淀粉麦芽糖+麦芽三糖(40%)(25%)α-糊精+异麦芽糖(30%)(5%)葡萄糖唾液α-淀粉酶麦芽糖酶α-糊精酶二、糖的消化过程肠粘膜上皮细胞刷状缘胃口腔肠腔胰液α-淀粉酶蔗糖+H2O葡萄糖+果糖蔗糖酶麦芽糖+H2O2葡萄糖麦芽糖酶乳糖+H2O葡萄糖+半乳糖--β-半乳糖苷酶三、糖的酶促降解淀粉+H2O葡萄糖淀粉酶人体对糖的吸收:?食物中的糖类经水解消化后,以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单糖的形式被小肠粘膜细胞吸收进入血液。吸收速率∶D-半乳糖>D-葡萄糖>D-果糖>D-甘露糖>D木糖>L-阿拉伯糖①氧化供能:糖类占人

3、体全部供能量的70%。②作为结构成分:作为生物膜、神经组织等的组分。③作为核酸类化合物的成分:构成核苷酸,DNA,RNA等。④转变为其他物质:转变为脂肪或氨基酸等化合物。四、糖的生理功能第二节糖酵解(EMP)(Glycolysis)glucoseC6H12O6CO2+H2OO2+photosynthesisCO2+H2OmetabolismO2葡萄糖的主要分解代谢途径葡萄糖丙酮酸乳酸乙醇乙酰CoA6-磷酸葡萄糖磷酸戊糖途径糖酵解(有氧)无氧三羧酸循环(无氧)乙醛酸循环糖酵解即糖的无氧分解,是糖类代谢的共同途径(胞液中进行)酵解(gl

4、ycolysis):是酶将葡萄糖在无氧下降解成丙酮酸并伴随着生成ATP的过程。是好氧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分解产生能量的共同代谢途径。O2充足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NADH进入呼吸链氧化产生ATP。O2不足NADH将丙酮酸还原成乳酸,在胞液中进行。丙酮酸一、酵解与发酵发酵(fermentation):厌氧有机体(如酵母)把酵解产生的NADH中的H交给丙酮酸脱羧生成的乙醛,乙醛还原形成乙醇。这个过程叫酒精发酵。若将H交给丙酮酸生成乳酸,则是乳酸发酵。二、酵解途径(EMP)定义:1葡萄糖分解产生2丙酮

5、酸,并伴随ATP生成的过程。位置:细胞质总反应式:反应步骤(10步)分为三个阶段:1)葡萄糖分子活化阶段(反应1-3)2)己糖降解阶段(反应4-5)3)氧化产能阶段(反应6-10)第一阶段:葡萄糖分子活化(磷酸已糖的生成)①葡萄糖的磷酸化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己糖激酶酶:己糖激酶,需要Mg2+或Mn2+作为辅助因子(底物不仅G)激酶:凡是催化ATP分子的磷酸基团向代谢物分子转移的酶。己糖激酶:是EMP途径的第一个酶,可通过变构作用调节其活性,G-6-P和ADP是该酶的变构抑制剂。EMP途径第一步不仅没有产生ATP,还消耗一分子ATP

6、。若从糖原开始降解,在糖原磷酸化酶的作用下生成G-1-P经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生成G-6-P进入EMP途径,该反应不需要消耗ATP。己糖激酶与葡萄糖激酶的区别(1)底物(2)葡糖糖的米氏参数已糖激酶Km:0.1mmol/L葡萄糖激酶Km:5-100.1mmol/L(3)G-6-P不是葡萄糖激酶变构抑制剂(4)葡萄糖激酶仅存在肝脏中,专一性强,用于糖原的合成。②葡萄糖的磷酸化葡萄糖-6-磷酸果糖-6-磷酸磷酸葡糖糖异构酶为什么要异构?glucose-6phosphate(G-6-P)6-磷酸葡萄糖12第一位碳原子的羰基不易磷酸化6fruc

7、tose-6-phosphate(F-6-P)磷酸葡糖糖异构酶6-磷酸果糖第一位碳原子形成羟基易磷酸化③6-磷酸果糖磷酸化(F-6-P)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激酶-1ATPADPPFK-1(fructose-1,6-diphosphate)1,6-二磷酸果糖1661糖酵解过程的第二个调节酶+H+需要Mg2+催化效率低,是EMP的限速酶,最重要的调控关键酶。是一种变构酶,ATP该酶的变构抑制剂,AMP可解除ATP引起的变构抑制。ATP/AMP进行调节。此外,2,3-二磷酸甘油,柠檬酸,脂肪酸可增加抑制,ADP,Pi也是变构激活剂。H+能

8、抑制该酶的活性。意义:阻止EMP途径,防止乳酸形成,血液pH下降,避免酸中毒。磷酸果糖激酶的特性:吸能:EMP途径第二步消耗一分子ATP,产能特性:△G0’=-14.23KJ/mol不可逆第二阶段:已糖的降解④1,6-二磷酸果糖的裂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