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文学第四讲

近代文学第四讲

ID:39848166

大小:536.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7-13

近代文学第四讲_第1页
近代文学第四讲_第2页
近代文学第四讲_第3页
近代文学第四讲_第4页
近代文学第四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代文学第四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讲宋诗派及其他诗派一.宋诗派与宋诗运动宋诗派是中国近代影响最大、绵延最久的诗歌流派,也是最后一个退出历史舞台的古典诗派。它大盛于道咸年间,再盛于光宣年间,其流波余绪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宋诗派的特点是以学问入诗,以散文为诗,合诗人之言与学人之言为一,体现了近代诗歌变雅入俗的发展趋势。一.宋诗派与宋诗运动宋诗派是指宗宋的诗歌流派,宋诗运动是指以宗宋为主体的诗学思潮,当然也包括宋诗派的创作。宋诗的倡导始于清初,但直到一百多年后的道咸年间才大行其道,诗学理论趋于成熟。清初至乾隆年间的宋诗派为早期宋诗派;道、咸、同年间的宋诗派为

2、中期宋诗派;光绪至民国年间的宋诗派为晚期宋诗派,而晚期宋诗派则自称“同光体”。道咸年间宋诗运动的发起者:程恩泽程恩泽(1785~1837),字云芬,号春海。安徽歙县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历官贵州学政、侍读学士、内阁学士至户部侍郎。晚清著名汉学家,治学提出“凡欲通义理者必自训诂始”的主张,并贯彻到诗歌创作,成为清后期合学人之诗、诗人之诗为一的旗帜。郑珍、何绍基、莫友芝等是其门生,受其学风和诗风的影响很深。中期宋诗派代表人物:何绍基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官四川学

3、政,以“肆意妄言”而被罢官,从此绝意仕进,放情山水。是学识渊博的汉学家,又是著名的书法家,草书为一代之冠,著有《东洲草堂全集》。其诗学核心是不俗与变脱,反对拟古,锐意求新。中期宋诗派代表人物:何绍基同流合污,胸无是非,或逐时好,或傍古人,是之谓俗。直起直落,独来独往,有感则通,见义则赴,是谓不俗。高松小草,并生一山,各与造物之气相通。松不顾草,草不附松,自为生气,不相假借。——何绍基:《使黔草自叙》中期宋诗派代表人物:何绍基不变则不进,不脱则不成。——何绍基:《符南樵寄鸥馆诗集序》诗人爱山如骨肉,终日推篷看不足。诗人腹底本无诗,日

4、把青山当书读。——何绍基《爱山》变脱:是指语言风貌的变革,即舍去陈言套语,代之以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新鲜语言。中期宋诗派代表人物:何绍基寒雨连江又逆风,舟人怪我屡开蓬,老夫不为青山色,何事斜倚白浪中?——何绍基:《逆风》中期宋诗派代表诗人:郑珍郑珍(1806-1864),字子尹,晚号柴翁,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1837)举人,曾先后任古州厅学训导和荔波县学教谕。家境清苦,一生困厄,对现实社会和人民疾苦有一定的体察。其诗题材广阔,内容较充实,特别是后期作品具有较深刻的社会内容。郑诗的风格有两类,一是"生涩奥衍",二是深挚淳厚,平易自

5、然,多数诗属于后者。有《巢经巢全集》行世。中期宋诗派代表诗人:郑珍言必是我言,字是古人字。从来立言人,决非随俗士。——郑珍:《论诗示诸生时代者将至》中期宋诗派代表诗人:郑珍雨过桑麻长,晴光满绿田。人行蚕豆外,蝶度菜花前。台笠家家饷,比邻处处烟。欢声同好语,针水晒秧天。——郑珍《闲眺》中期宋诗派代表诗人:郑珍雪意宵严逼岁除,缩肩睁案似蟾诸。信知冷卷真冰手,何怪儿曹不好书!拢袖独吟灯暗后,开门正值月来初。漫嗟穷相人皆弃,且幸前贤面未疏。——郑珍:《寒夜读书》中期宋诗派代表诗人:莫友芝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号郘亭,贵州独

6、山人。清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四川盐源知县和贵州遵义府学教授。研究文字训诂、名物制度,爱好藏书,精通目录学,善书法。作诗主要学黄庭坚、陈师道。好以议论考订入诗,诗风较质朴。著有《郘亭诗钞》行世。二.同光体同光体者,苏堪(郑孝胥)与余戏称同光以来诗人不墨守盛唐者。——陈衍:《沈乙庵诗序》(1901)光绪至民国年间的宋诗派为晚期宋诗派,而晚期宋诗派则自称“同光体”。同光体是一个有着大致相同诗学价值取向的诗歌流派。他们在“不墨守盛唐”的诗学旗帜下,继承宋诗派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一的传统。代表人物是陈三立、沈曾植、

7、郑孝胥、陈衍。(一)诗学价值取向1.不墨守盛唐,力破余地。余谓诗莫盛于三元:上元开元,中元元和,下元,元佑也。——陈衍:《石遗室诗话》吾尝谓诗有元佑、元和、元嘉三关。——沈曾植:《与金蓉镜太守论诗书》(一)诗学价值取向吾辈保余年,履劫运,遂比丛燕集苇苕之表,姑及未堕折漂浮,啁啾相诉而已。其在《诗》曰:“心之忧矣,云如之何”?诗者,写忧之具也。——陈三立:《余尧衢诗集序》《荀子·劝学》:“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2.诗为写忧之具,体当变风变雅。寂者之事,一人而可为,为之而可常。喧者反

8、是。故吾尝谓:诗者,荒寒之路,无当乎利禄……——陈衍《何心与诗序》(一)诗学价值取向3.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合。性情、学问、阅历(二)同光体代表诗人1.陈三立(1858-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人。其父陈宝箴为湖南巡抚,创办新政,支持变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