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哲学的基本特征

后现代哲学的基本特征

ID:39825542

大小:30.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2

后现代哲学的基本特征_第1页
后现代哲学的基本特征_第2页
后现代哲学的基本特征_第3页
资源描述:

《后现代哲学的基本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后现代哲学的基本特征反中心特征,表现为反主客二分、反“人类中心主义”、反“自我中心论”在后现代哲学家看来,主体性是时代的象征,一个已经过去的时代的遗迹。他们甚至把人类思维一切错谬的根源,以及人类实践一切错误的根源皆归结为主客二分。因而,在他们看来,要超越现代,就必须跨越主体,消解主客二分,消解主体性。后现代哲学家反对主体性,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主体,而是反对认识论程式上的主客二分,人就是世界的成分。后现代哲学家、结构主义代表人物福科提出“人之死”概念,认定“人已死亡”、“主体死亡”,拉康则提出“消失的主体”概念,认为理

2、论研究应把人当作诸多元素中的一个,这都是对近代笛卡尔——康德式的主体性的有力抨击,也成为后现代哲学反中心的理论前提和出发点。后现代哲学反中心特征首先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后现代主义中,对人类及其生存于其中的地球的命运抱以深深的关切。特别是罗蒂、格里芬等,这些被称之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的思想家们,都十分关注人与世界、自然的关系。在他们看来,人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在生态学家的世界中,价值就不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因而他们极力倡导“全球‘伦理’”,

3、强调人与自然的同一。被认为是后现代哲学先驱的海德格尔提出人应该怎样去对待自然呢?认为,人应该保护那块土地,人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托管人”、“守护者”。如果把人提高到万物主宰的地位,其结果只会怂恿人的占有欲。后现代哲学反中心特征还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就是反对“自我中心论”,主张重建人与人之关系。后现代哲学家们批评现代世界观是个人主义的,人被视为皮肤包裹着的独立的自我。他们立足于人类整体利益,主张摒弃个人主义,消除人我之间的对立。认为个人只有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才可被理解。特别是大卫•雷•格里芬等人,积极倡导对他人

4、作出贡献,认为这是人类本性的基本方面。与现代社会的个人主义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为外在的、偶然的和派生的相反,后现代思想家们强调人与人的内在关系,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为内在的、本质的、构成性的。 后现代哲学推崇“对话”,认为“对话”是解释者与解释者的对话,是一种人际发生的过程,目的是试图推翻居于中心地位的认识主体,倡导不同观察者和认识者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以交往主体形式取代了中心主体形式。如法国学者梅洛•庞蒂就继承胡塞尔、海德格尔的“主体间性”理论,进一步把主体交往置于语言交流中。他认为,在交谈中,每一个存在主体都不是封闭

5、的,双方既说又听,相互理解,彼此自发地进入对方的视境,使我变成他,他变成我,并消除主体自我与主体他人之间的界限。 非理性特征,即强调信念、延异、游戏的重要性,主张重建非理性主体,反对现代理论或理性在理性与非理性关系问题上,后现代哲学极力反对理性主义,强调非理性的重要性,否认理性的作用。但后现代哲学的非理性观念与人本主义的非理性主义有所不同。后现代哲学家不是象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狄尔泰、弗洛伊德、萨特等人那样,刻意追求一种非理性的实体,而是反对任何观念、范畴或结构的绝对性,极力强调“信念”、“延异”、“游戏”的重要性

6、,主张重建非理性的主体,反对现代理论或理性。在后现代哲学家看来,一切非理性的本质或结构的规定,仍然是一种理性的设计,是一个形而上学的不变的架构。回避判断,不进行检验,因为检验需要“证据”,这是一个在后现代参照系内无意义的概念。受此种倾向的影响,后现代哲学首先在真理问题上一改传统的理解。如被誉为后现代哲学的先知的维柯就断言,真理不是某种先天存在的严格形式,而是人造物。帕斯卡尔甚至认为,真理为真,并不是真理本身,而是我们的“信念”问题。这就把对真理概念的理解从理性的殿堂里清扫出门,而牢牢地附着在“信念”这一非理性的基石上

7、。许多怀疑论的后现代思想家甚至认为真理的不可能或不存在真理,有的只是游戏,语词和意义的游戏。人们写作或创作,不是像启蒙时期倡导的那样,是为了追求真理与知识,而是为了经验上的愉悦。 后现代哲学家、解构主义者德里达,提出其主要任务,就是让理性在理性操作中自我否定。他为了最终摆脱形而上学的影响,制订了“只进行操作,不做任何论断”的策略。在德里达看来,唯有“延异”(延迟、差异)在策略上是最合适进行思考的,语言是游戏,意义也只能从无数可供选择的意义差异中产生。后期维特根斯坦用“家族相似”(familyresemblances)

8、来说明一般名称与他指称物之间的关系,并力图使这种关系具有游戏性。后现代哲学家们所谓“解构”理论(解构主义为了反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乃至一切封闭僵硬的体系,解构运动大力宣扬主体消散、意义延异、能指自由),就是要人们游戏地对待所有理论,不要相信理论的真理性。 在主体问题上,后现代哲学家们怀疑有意识的主体、有条理的连贯的主体,主张重建非理性的主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