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

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

ID:39819505

大小:721.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7-12

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_第1页
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_第2页
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_第3页
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_第4页
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广西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2007.8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分类2一、温病的概念二、温病的特点三、温病的范围四、温病的分类五、温病与相关概念的分析附:关于“寒温之争”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分类3一、温病的概念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分类4二、温病的特点(一)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从性质而言,凡是具有“温热”性质的外感病邪,均属于它的范围。温邪的特异性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它从外感受而不同于内伤

2、杂病的病因;二是性质属热而有别于伤寒、中风等风寒性质外感病的病因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分类5(二)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1、传染性大多数温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中医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温病传染性的记载:《素问•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刘河间在《伤寒标本》中称疫疠为“传染”并列传染专节。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说:“疫气盛行,所患者重,最能传染”;“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分类62、流行性由于多种温病具有传染性,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可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古代所说

3、的“天行”、“时行”就包含了流行的意思。王叔和在《伤寒例》中说:“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庞安常在《伤寒总病论》中说:“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分类73、季节性所谓季节性是指有的温病只发生于某一特定季节,有的温病则在某一季节发生较多。不同季节由于气候特点及变化不同,因而在其特定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温邪也就各不相同:春季夏季长夏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分类8不同季节不同的气候变化,还可对人体发生影响造成人体对病邪反应性的差异。如:冬春季节肺卫功能比较低

4、下,故容易导致风热病邪侵犯肺卫,病变以上焦为主;夏秋季节热盛湿重,人体脾胃功能呆滞,易导致湿热病邪侵犯脾胃,病变以中焦为主。由此可见温病的季节性特点,主要是由于不同季节气候变化对病邪产生、传播和对人体机能影响的结果。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分类94、地域性温病的发生和流行又常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即某些温病在某一地域较为多见,而在其它地域则少见。叶天士在《温热论》中说:“吾吴湿邪害人最广”,指出了东南沿海等地湿热性疾病较多。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分类10(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温病发生发展的总趋向和过程来看:多由表入

5、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致虚。二是从温病的病理过程发展具有阶段性:一般说,温病的发展阶段可用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或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来概括。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分类11(四)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温病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起病急,传变快2、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3、易化燥伤阴4、易内陷生变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分类12三、温病的范围(一)温病的范围在中医历代文献中,温病的含义有所不同,所指的范围亦有差别。随着时代的演进,对温病的认识不断深化,温病的范围逐渐扩大,病种逐渐分化,至明清时期温病学说形

6、成,温病的范围已较为广泛,例如《温病条辨》:“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分类13(二)温病的命名温病病种的命名主要是根据发病的季节、四时主气或病候特点而确立的:1、根据发病季节命名2、根据四时主气命名3、根据临床特点命名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分类14现在常用的归类方法大致有以下两种:1、根据病因性质分类:根据是否兼湿,分为温热与湿热两类。温热类:风温、春温、大头瘟、烂喉痧等湿热类:湿温、伏暑、湿热疫、霍乱等四、温病的分类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分类15温热类温病和湿

7、热类温病比较表温热类温病湿热类温病病邪性质纯热无湿湿热相兼发病部位多为肺卫,亦可发于气分或营血分。多为脾胃。起病、传变起病较急,传变较快,病程一般不长。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及病程特点程较长,缠绵难解。证候特点热象显著,易出现化燥伤阴征象。初初起发热及伤阴表现均不起多见肺卫表证或里热亢盛;继之可明显,而阳气被遏征象较见气分、营分或热闭心包、热盛动风、著。初起多湿重热轻,继热盛动血等里热证候;后期则之出现湿重于热或热重于多见气阴两伤,甚至肝肾真阴亏损证。湿之证;后期既可燥化伤阴,出现腑实、营、血分证,亦可湿化伤阳,治疗特点以清热救阴为大法,宜用辛凉

8、、辛寒、以化湿清热为大法,宜用苦寒、甘寒、咸寒等方药芳香、苦温、苦寒、淡渗等方药。包括病种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湿温、暑温夹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