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儿童血管功能早期变化及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

代谢综合征儿童血管功能早期变化及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

ID:39817155

大小:1.79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7-12

代谢综合征儿童血管功能早期变化及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_第1页
代谢综合征儿童血管功能早期变化及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_第2页
代谢综合征儿童血管功能早期变化及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_第3页
代谢综合征儿童血管功能早期变化及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_第4页
代谢综合征儿童血管功能早期变化及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代谢综合征儿童血管功能早期变化及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代谢综合征儿童血管功能早期改变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徐梅一、背景肥胖儿童——心血管疾病人群的“后备军”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加常见于成年人群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紊乱症、糖尿病聚集呈现在肥胖儿童身上成人动脉粥样硬化实际起始于儿童时期二、对象与方法对象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7月期间在我科内分泌门诊就诊的代谢综合征儿童55例(男39例,女16例,年龄6~15岁)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IDF制定的《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年龄、

2、性别匹配的儿童、青少年30例为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方法体格参数测量:体重、身高、腰围、臀围、脐旁脂肪厚度及血压血液指标测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炎性指标的测定:超敏CRP、心肌营养素-1血管功能的评估:双侧颈总动脉内径,血流速度峰值及内膜中层厚度IMT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则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以

3、Spearman相关分析验证体格测量各指标、生化各指标、炎症因子各指标与超声检查各指标的相关性,以Logistic回归判定各组指标中与心血管病变的关系密切程度三、结果结果(一)两组间临床测量值的比较组别W(cm)WC(cm)腰臀比脂肪厚度(cm)BMISBP(mmHg)DBP(mmHg)MS组74.92±14.5693.61±9.370.94±0.053.27±0.7429.83±3.82120.81±10.4878.45±9.37对照组34.57±7.9258.52±6.40.76±0.051.95±0.51

4、16.85±2.19103.76±7.3868.33±6.97两组儿童相比较,MS儿童的体重、腰围、腰臀比、脐旁脂肪厚度、体块指数及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升高(P<0.01)结果(二)两组间实验室检测值的比较组别TG(mmol/L)TC(mmol/L)HDL(mmol/L)LDL(mmol/L)FINS(uIN/ml)HS-CRP(mg/L)CT-1(ng/mL)MS组2.47±0.964.49±0.961.68±0.37*2.87±0.817.62±4.952.74±1.3861.32±11.20对照组0.81

5、±0.253.87±0.841.15±0.242.05±0.6222.76±10.290.83±0.1325.83±6.54两组儿童相比较,MS儿童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胰岛素均升高(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则明显下降(P<0.01);MS儿童的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营养素-1水平升高(P<0.05)结果(三)两组间左右颈总动脉内径、峰流速值、IMT的比较组别右侧颈总动脉左侧颈总动脉内径(mm)峰流速IMT内径峰流速IMTMS组7.03±0.58144.00±39.620.66±0.076

6、.81±0.53147.68±38.80.64±0.07对照组6.30±0.49131±24.770.49±0.066.21±0.44135.49±28.430.47±0.06两组儿童相比较,MS儿童的左、右颈总动脉内径、峰流速值、内膜中层厚度均升高(P<0.05)MS组儿童颈总动I脉IMT增厚,提示脂质沉积(未见明显斑块)多普勒:MS组儿童颈总动脉血流速度增快结果(四)超敏C反应蛋白与腰围、体块指数、收缩压、甘油三酯呈正相关心肌营养素-1与血压、脐旁脂肪厚度、总胆固醇呈正相关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WC、WHR

7、、BMI、SBP呈正相关;与TG、TC、LDL、FINS呈正相关,与HDL则呈负相关;与超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结果(五)颈总动脉IMT与相关因素的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BMI、WHR及TG进入颈总动脉IMT的回归方程(OR=1.856;1.753;1.267,P<0.05)表明BMI、WHR、TG依次为其重要影响因素四、讨论讨论(一)早期认为,肥胖儿童在进入成人前不会发生心血管疾病近年发现肥胖儿童也可以发生近期和远期心血管并发症早期的改变为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及动脉性能(如厚度、弹性及硬度)的下降讨论(二)内皮功能检

8、测及AS的早期解剖学证据此前,要获得AS的解剖学证据只能通过侵入性的心导管检查或尸检高分辨超声测量血管壁的内膜-中层厚度是亚临床AS的可靠标志物颈总动脉IMT的增厚预示着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而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心血管疾病呈显著正相关讨论(三)BMI、WC、WHR均与颈总动脉IMT呈正相关,表明中心性肥胖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主要肥胖类型,收缩压较舒张压更能引起血管病变血脂紊乱特别是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