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解法探究

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解法探究

ID:39815863

大小:1.20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7-12

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解法探究_第1页
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解法探究_第2页
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解法探究_第3页
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解法探究_第4页
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解法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解法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解法探究玉溪师院附中:普双华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二)唐.顾况君不见担雪塞井徒用力,炊砂作饭岂堪吃。一生肝胆向人尽,相识不如不相识。冬青树上挂凌霄,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行路难,行路难,何处是平道。中心无事当富贵,今日觉君颜色好。【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的设题角度(考什么?)。2、探索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的设题陷阱(怎么考?)。3、探索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怎么解?)。4、提高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的解题能力。研题读纲明方向请同学汇报课前研究高考诗歌客观题真

2、题的的设题角度(考什么?)。(一)古代诗歌阅读(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宿武陵即事孟浩然[1]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影似空虚。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余[2]。注[1]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但仕途困顿。[2]人物是秦余:引用《桃花源记》中的典故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川暗夕阳尽”以景物的光影变幻,写诗人对暮中江水的印象。B.“潭影似空虚”则表现诗人对夜色中深潭倒影天光的独特感受。C.夜猿的啼声与望去深不可测的潭水表现出武陵之夜的壮阔美好。D.颈联写诗人吹灭蜡烛在夜色里就枕安眠

3、,耳畔传来渔夫的阵阵歌声。意象、内容、情感意象、意境意象、情感内容(二)(16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13.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1分)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C.

4、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基础知识14.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2分)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意象、字词(三)(98年高考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15题。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14、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5、是()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字词1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

6、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语言、内容、作用技巧技巧、情感主旨、感情、炼字、效果2016年考试说明: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据《考试说明》规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鉴赏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其形象;2、鉴赏其语言;3、鉴赏其表达技巧。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评价思想内容;2、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基础知识文化常识意象内容   情感意境语言技巧设题角度基础知识老师心思了然心结合刚才设题分析,我们一起来探究高考诗歌客观题真题的的设题陷阱(怎

7、么考?)。卡盟平台www.kadianwl.com卡盟平台卡盟平台www.kadianwl.com卡盟平台(一)古代诗歌阅读(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宿武陵即事孟浩然[1]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影似空虚。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余[2]。注[1]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但仕途困顿。[2]人物是秦余:引用《桃花源记》中的典故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川暗夕阳尽”以景物的光影变幻,写诗人对暮中江水的印象。B.“潭影似空虚”则表现诗人对夜色中深潭倒影天光的独特感受。C.夜猿的啼声与望去

8、深不可测的潭水表现出武陵之夜的壮阔美好。D.颈联写诗人吹灭蜡烛在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